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或是小吵小闹,或是规规矩矩,或是鸡飞狗跳,或是互敬和谐,或许也在时刻变换着。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相处方式,总能从中感受到有趣和有爱的东西,因为,这就是家,这就是家人。
在朋友家住了两晚,她和她妈妈的相处模式是这样的。
朋友:“你煮的菜没放盐吧……今天怎么又熬骨头汤……你怎么把我的工作服洗了,明天不会干的我穿什么……”
她妈妈:“你话怎么那么多……你不喜欢吃没人逼着你吃……叫你多少遍了还在床上躺着……一个女孩子家家怎么这么懒……”
朋友总是在嘴皮子上惹了她妈妈后,眼看着要受一场皮肉之苦,三十二计,投降为上计。几秒过后,还是逃不了手掌拍在大腿上发出啪啪响声的命运。“呜呜呜呜疼死我了”一边呻吟一边哈哈大笑,那滑稽的表情惹得她妈妈和她一起大笑,笑完之后留下一句“女孩子家家这么不懂规矩……”
目睹了这一场场口舌之战,每次都以朋友的求饶而结束。我在一旁看着,听着那呜呜呜又哈哈哈的声音,真的莫名戳中了我的笑点,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也学着样子往朋友腿上啪啪拍两下,嘴上调侃着,让你话那么多。朋友立马一脸委屈地看着我,我扮个鬼脸冲她一笑,随后我们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想想我和妈妈的相处模式,也时常和妈妈开个玩笑,撒个娇,想黏妈妈时就往往妈妈腿上一坐,唠一些有的没的,一起大笑。大部分时候,我和妈妈的对话都很平静,不会泛起什么波澜,也不会有什么争吵。妈妈特别温柔,除了有时候会像全天下的妈妈一样嫌自己的女儿懒(哈哈反正我是真的懒),也像全天下所有妈妈一样的唠叨,但这都是爱呀。
相比之下,朋友和妈妈之间的相处会更闹腾,其实她有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所以她们之间的相处模式有时候会显得特别有趣。表面上看起来像敌人,其实心底都相互依赖、关心着彼此,一天不耍耍嘴皮子过过招就浑身难受哈哈哈,真是可爱至极呢。
妈妈和女儿相处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妈妈都爱着自己的女儿,女儿也爱着自己的妈妈,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母女之间,总是被一种叫做亲情与爱的东西满满地包围着,不管历经多久,它就在这里不增不减,依旧那么浓,那么深。
从朋友家回来,晚上奶奶煮了好吃的,特意炖了鸡汤。像往常一样,奶奶一个劲叫我多吃点,我幸福地点点头一边接过奶奶夹过来的菜。奶奶又挑了好几块鸡肉往爷爷碗里放,一边说着:“你身体不好,多吃点补补身体。”爷爷回:“你别老往我碗里夹,你自己吃。”一边吃着,爷爷又谈起帮弟弟修自行车的事,大意是说上次去找修自行车的师傅修车,师傅说这个没法修,爷爷不屑地说道:这个怎么没法修,你不修,我自己来。于是哐当哐当地给修好了,说起来满满的自豪感,眼神还不时地往奶奶那边看过去。奶奶边听边笑着说:“行行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就你技术好”。那一刻的爷爷像极了一个小孩在喜欢的女孩面前炫耀自己,来赢得女孩的崇拜和欢心。那一刻的奶奶像小女生一样听到男孩吹的牛皮,也不戳破,反倒觉得眼前这男孩竟如此可爱。
这样你一来我一往,你一附我一和,你一谈我一笑。我竟然嗅到了空气中这该死的爱情的味道。糟糕,是心动的感觉;糟糕,是相敬如宾的感动;糟糕,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
奶奶和爷爷过了这大半辈子,奶奶总有埋怨爷爷的地方,也总因为一些小事情闹矛盾。可到头来,爷爷奶奶终究是老了,身体也总是有各种毛病。爷爷一生病,奶奶就一改以往的大嗓门,尽量迁就爷爷,关心叮嘱爷爷吃药,一个劲给爷爷碗里夹菜,气氛也因此变得格外好。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虽心疼爷爷生病,却又很珍惜这眼前奶奶对爷爷的好,爷爷对奶奶的温柔。如果可以,好想时光停留在这一画面。不要让爷爷奶奶变老,让这幸福延续!
爷爷和奶奶之间的相处模式属于一时风平浪静,一时大风大浪,一时温柔似水。彼此嫌弃过闹过也伤心过,可这叫做亲情的东西牵绊着他们一辈子。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难免会引起磕磕碰碰,但总有这么一个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老伴就是那个知道你所有的缺点,忍受着你所有的不好,但还是会在你生病时关心、担心你的人,即使她嘴上不说,心里却无比希望你赶紧好起来。
我们都是凡人,食着这人间的烟火,感受着这酸甜苦辣咸。
让我们珍惜这平凡生活的点滴,珍惜这最好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