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姐

五姐是本家招赘上门的姑娘,姊妹六个里排行第五,我便一直唤她五姐。

她不识字,相貌平平,却凭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利嘴,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媒婆。那口才仿佛带着魔力,寻常事物经她一说也熠熠生辉,一根稻草也能描摹成金条。方圆十里的乡间,待嫁的姑娘,未娶的后生,经她三言两语撮合,多半能成就一段姻缘。

她何时做起这媒妁营生,我已无从考证。只记得自懂事起,她便总在为他人婚事奔忙,乐此不疲地穿梭于各家各户。农忙时节,她家地里帮忙的人总是络绎不绝——那些经她撮合喜结连理的人家,怀着感激,常不吝援手;而那些盼着早日成家的单身青年,更是卖力表现,盼着用勤劳换来五姐的留意。

平日里,五姐在家养蚕喂猪、侍弄庄稼,一派农妇模样。可出门做媒时,她必把头发梳得油光锃亮,偶有几根发丝顽皮地贴在圆润的脸颊上。五官虽不甚舒展,但眼睛活泛得像塘里的鱼,滴溜溜转得飞快;微翘的鼻子,经岁月摩挲,滑润如油桃。最惹眼的还是那张嘴,肥厚的嘴唇一张一翕,灵动如剪,仿佛能裁开春日繁花。她三言两语,便把人夸得眉开眼笑,而她心里的小算盘早已 “咯咯” 响了半天。

五姐穿着干净衣裳,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像一团热烈的火。嗓子一亮,调子便扬了起来:“哎呀呀~看看咱这小伙多精神!干活得力,家境富裕,勤快又不赌博!” 一口一个 “好” 字,蜜语甜言,比开春的米酒更醉人。

她的父亲曾经是茶馆里的跑堂。丈夫是位退伍军人,论辈分是我母亲同族的兄弟,我们唤作舅舅。后来,两口子在街上买房开茶馆。这倒像是冥冥中承了父业。

茶馆本就是乡里乡亲打牌闲聊的去处。五姐守着这方热闹地界,见多了来往的人,听惯了家长里短。谁家孩子大了,谁家后生动了心思,都逃不过她那双精明的眼。这茶馆,成了她的“瞭望台”,更是“撮合局”的绝佳场所,让她的事业如虎添翼。

五姐的厉害,在于懂人心。她知道婚嫁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碰撞。她能捕捉家长言语间的顾虑,察觉后生局促下的真心。总在恰当时机递上一杯“定心茶”,让陌生的两家渐渐靠拢,直至相融。

虽不识字,五姐讲起婚姻法却头头是道。“新社会不兴包办婚姻”常挂嘴边。相处不成要退亲的,该退多少,该拿多少,她将道理断得明明白白。实在过不下去的,她劝离不劝和——于她而言,那或许又是新的契机。

多年未归,听说五姐的媒婆名声越传越远。乡亲们都说,她那张嘴,是老天爷赏的饭碗。可在我们眼里,五姐就是乡间的一束光,用她的热情与智慧,照亮了无数人的姻缘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不见五姐,已经有整整30年。我对她的歉疚,也在我心里纠缠了30年。然而,重新...
    嘉陵锦鲤阅读 1,898评论 1 0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猫妖联合征文【博】 一辆旅游大巴拉了一大家子来到这山中度假。 窗外天...
    正晓阅读 6,857评论 19 163
  • 张红旗下半夜被120从拘留所拉走的消息,在次日破晓,传遍了整个村子。据说是口眼歪斜,得了中风。派出所通知家属,...
    诗无敌雪容融阅读 2,555评论 0 12
  • 国庆回老家,见到我的表姐。一脸笑意盈盈。 表姐是我姑妈的女儿,排行老五,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我叫她五姐。 五姐性格温...
    晓雾轻舟阅读 3,150评论 2 10
  • 今年初三过年回家的时候,才知道五姐在年三十晚上吊死在自家果树地的破房子里了,初一早晨就草草殓葬了。我知道这个消息的...
    爱吃面包的树阅读 3,841评论 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