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感恩词”

      学校午饭前,学生齐诵感恩词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只有偶尔来学校参观的“外人”才会觉得“妙不可言”。的确,这些年学校一直在做最本质的教育,也一直在追溯育人的根源,变了很多东西,不变的却是每顿饭前的感恩词,它似乎已经成为中午食堂里永恒的旋律,此起彼伏着……尤其是今天,负责任的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在一遍一遍地教读,还很稚嫩的“感谢餐厅叔叔阿姨的辛苦付出,文明就餐,取凳无声”,便把我的耳朵和眼球同时吸引过去了。

    “感恩词”顾名思义是在感谢周围环境一切——感谢大自然,感谢党和国家,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感谢餐厅的工作人员。感恩要在内心深处发声,感恩是一种知恩图报,感恩更是外化于行。孩子们在饭前齐诵感恩词固然是好的,可是一个诵了六年感恩词的孩子就一定懂得感恩吗?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会读会背并不等于会做,这个道理似乎我们都懂。那怎么让孩子们会做呢?其实我我觉得答案很简单,就是能让孩子的内心和文字共振。否则文字和内心就是两张皮,也是丝毫不会奏效的。触类旁通,除了感恩,其它事情也是如此。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建立磁场,让场的作用力作用于学生,实现内心与文字的共振。内心打通了,认知也便诞生了。有了认知便有信念,于是乎,也会有一系列行为和结果。所以,根源在于孩子们对“感恩”的认知是源头,仅仅通过齐诵感恩词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课程便来了。

    所以,你说做课程难吗?在做教育的过程中,多思考“深度”才可以做扎实,多想想“为什么”才知道“怎么做”。遭遇新问题,一上来就问“怎么办”,这多半是思维力匮乏的表现。做课程就是在不断追问几个“为什么”中形成的,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顺其自然,那多半是可怕的。育人如同治病,做的不当,那可是害人不浅呀!

    写在新学期伊始,时刻告诉自己多思考,但更要将做课程进行到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最近的学习中,我接触了GridView、Spinner。下面我来对他们的简单介绍: GridView 是 Dat...
    W_Nicotine阅读 513评论 0 1
  • “踢踢踏踏”一阵琐碎,是拖鞋的声音。拖鞋拖地的声音,打破了安静的门、窗和人。 不锈钢锃亮的窗菱子,懒...
    阿里123阅读 674评论 0 2
  • 不管你是谁 我都会问心无愧 虽然酒后会麻醉 但是真心的话 总是会敞开心扉 匆匆忙忙多少年 顾客在我心里 都是最好的...
    旋风梅阅读 191评论 2 12
  • 一转眼,驾照已经超过6年了,过期了,还好没超过一年,赶紧补办去。想着这可是个大事儿,可能比较麻烦。办完了看还真挺方...
    去哪儿呢阅读 1,48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