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多年以前,曾看过一期关于李敖的电视访谈节目,对节目中介绍的他的读书方法颇感新奇,所以至今记忆深刻。李敖大家都知道吧,号称“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的台湾作家,诗人,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等100多部著作,可以说是有名的才子了。他的满腹经论从何而来?在那期电视访谈节目中,他坦言,他的读书方法很简单,就是剪剪贴贴、将书和报纸中有用的文章剪下来,粘贴到一个本子上,分门别类,用自己的方法建立索引,这样,一旦需要什么方面的文章,便信手拈来。当时看了这个节目,佩服之余,也好为那些书感到可惜啊,直到最近看到一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才发觉,人家李敖,才是把书用到极致的典范啊。
《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是日本Role Job 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在他走向独立创业的道路上,他发现“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观点,于是开始尝试一年阅读300本以上的书。他学习了很多速读法,开发了谁都能掌握的“缓速读书”,并将这其中的感悟、方法总结出来写了本书。
所以说,《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的主要宗旨就是实用,致力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书本中的有用的观点化作切实可行的指导日常工作学习的助力。它主要分为五章,主要是告诉人们读书要有效率的读书,可以通过记笔记、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抓住书的重点,然后用有效的方法去记住,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
一般人们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势去描绘本书的大致脉络,但对于这本162页的书来说,我更愿意详细谈谈它如何颠覆了我对读书的几点认知。我觉得,了解了这几点,按照书中所说的“一本书里的重要内容占到20%,再从中抽取80%后,所提炼的要点只占16%”的观点,对于这本书的最重要的16%,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了。
一、要确定读书的目的,根据读书目的的不同要有不同的方法。
你会为了什么而读书?
曾看过一篇网上的文章,说林志颖带Kimi参加法国图书节最终被劝退。为什么呢?不是因为Kimi不认真,而是因为他太认真了。认真到废寝忘食专注读书,读得还很快,难道这不好吗?
是的,组委会认为一点都不好,他们认为这种一心只为得奖的做法有违读书节的初衷。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沉浸于书中的世界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而不是为了任何别的功利的目的。
是的,读书,有时只是为了单纯享受一种乐趣,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为了考试,有可能为了学到一种技能,有时候仅仅因为这本书很流行。
但假如我们读的是商务类书籍,那么请一定带着目的去阅读。
根据科学家对大脑的研究,人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有记忆功能的,对于在脑海中描绘了很多遍的东西,大脑会在真的实行的时候显得更胸有成竹。例如,对于高难度的体操,需要各种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有时一遍遍地练习也无济于事。但假如,你在休息的时候将要做的动作在大脑中不断温习,那么在再次做动作的时候会有很大的进步,仿佛刚才在大脑中练习的动作是真的做过了。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假如你读书是有目的的,你告诉自己的大脑要练习什么,寻找什么,那么在读书的时候你会更快地找到答案,从而使读书显得更高效。
二、阅读一本书不必头读到尾。
当我们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很大的地方,比如公园,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对,找地图,地图能指引我们找到目标。同理,去一个新公司上任,首要的就是了解这个公司的组织架构,这一定是一个最好的开始。
读书,也是如此。一本书的序言、目录、后记有助于我们最快地掌握全文概要,这样我们可以在有限地时间里抓住书的重点,在有限的生命里多读几本书。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像二八定律所说,一本书中的重要内容不会超过20%
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看书只会从头看到尾,经常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到考试时总是连书都没看完的人来说,确实是需要时时警醒自己的。
三、一定要想办法将书弄脏。
对于有点强迫症的我来说,买一本书后肯定要先包书皮,然后从头一点点看,以永远保持书的整洁状态为荣。现在想想,这些时间我能干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啊。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建议用各种方式,如划线、记号、括号、折页、便利贴等自己独特的方式做标记来打造一个自己专属的书籍。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对书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读书,还要做读书笔记,画思维导图,用自己的思路将书整理出来以后,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谁也偷不走了。
所以,书不再是日常所说的“非借不能读也”了,借的书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局限,只有自己买的书才是属于自己的领域,让你尽情发挥。不要心疼书,李敖即使把书大卸八块也没有丝毫地愧疚,毕竟物尽其用才是书的最好归宿。
四、探索适当的科学的方法牢记书中的内容。
曾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说一个美国人在火车暂时停靠在站点的时候想下去透透气,但他又怕记不住车箱号,旁边一位老兄就告诉他:“很简单,美国独立知道吧,1776年,就是咱们的车厢号!”这个美国人就放心地下车去溜达了。十几分钟后,车马上要开了,这个美国人才发觉,美国独立的日子自己也没有记住啊。于是,紧急的上车铃声中,大家看到一个焦急的身影到处拉着人问“美国独立是哪一年啊?”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它同时告诉我们,记忆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艾宾浩斯曲线”法,比如整理成故事来记忆,比如联想记忆,比如使用首字来记忆。举个例子,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出门经常会忘了带东西,于是有人总结了“伸手要钱”四个字来代表出门经常要带的身份证、手机、钥匙和钱包,这样离开家时提醒一下自己,就不容易忘了。
记忆绝对是一种科学,据研究,一个人终生使用大脑,开发程度都不会超过10%。曾有人认为爱因思坦的大脑开发程度都没有超过25%,许多有名的记忆大师也并不是真的神仙,他们也是开发了大脑的各种潜能,用了各种科学的方法才会记住很多东西。
五、一年读多少本书不是关键,重要地是学以致用
与我们平时读完书就放到一边不一样,《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认为,阅读商务类书籍,更重要是要加以尝试从而获得收获。
作者在书中用自己的几个读书实例详细地论述了如何将自我指导的方法应用于读书,读书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读完书后具体想要做什么?”并将何事、何时、多少具体量化,拟定详细的步骤,执行过程中按四象限法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
暂时达不到目标不要紧,可以重估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及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不断调整,为缩小差距采取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成为一生的自学者;培育求知欲望,努力让自己一天比一天聪明。”这,也正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多读书,读好书,用正确地方法快速高效的读书,并将书中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让自己更博学,更成功,是我们能够从《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中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