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意切切的早晨,薄荷味的牙膏沫充盈口腔。低头一瞥,一碗猫毛妥帖地摆在洗漱台上,呼之欲出。脑海中马上涌出“集腋成裘”这个成语。
集腋成裘指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最早出自于《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不查不知道,诸子百家里居然有个慎子,而他居然创造了这样一个横亘古今的成语。
养一只布偶,一年送一件毛衣。“集猫成衣”乃是现如今养猫人的集腋成裘,不过相比裘,衣乃低配版,还不一定能成呢。
拈起一段猫毛,搓捻着,倒也丝滑柔顺。秋日的午后,阳光照到卫生间里,肥猫龙珠侧躺在厚绒垫上,妻子拿着专门的刷毛梳,一愣一愣地梳着。龙珠半眯着眼,舒舒服服,好似东北澡堂子里躺着享受搓澡的糙汉。妻子不小心用力大了,龙珠恼怒地用爪爪巴拉妻子的手,意思说下手轻点,不知道爷多娇贵吗?嘿,这真是只圆滚滚的傻猫。
积累下的猫毛是少数,多数的毛早已四处飘散。喝茶,天青色汝窑杯沿粘着一根灰白的毛;喝酒,紫红色的葡萄酒里漂浮着一根银亮的毛;吃饭,糖醋小排上挂着一根深灰的毛。与猫共舞的日子,与毛共生。
自从龙珠“去势”后,变得愈发能吃了,早晨,守在门口喵喵喵喵,遇到谁就凑上去蹭蹭。用浓厚的皮毛蹭你,是最好的认可。蹭来蹭去,无非是为了一口吃的。给他舀两勺猫粮,感激地喵呜一声,埋头干饭。第二个人起床,继续上演蹭蹭你的好戏,不知情的好心人又舀两勺,哈哈,得逞了,又开始新一轮的炫饭。
自由又自在,活泼又可爱。
吃饱喝足的龙珠躺在他的专属塑料盖子里,尾巴扫着,眯一会,等着苦逼的人类上班上学去。
大家都出门了,家里寂静下来,龙珠开始一天最重要也最惬意的工作——舔毛毛。猫舔毛,就如女子化妆,时间不是问题,务必舔出美丽,舔出精彩,舔出多余的毛,在不大的屋子里四处飘飞。
一根咖啡色的毛飞到绿豆芽上,那是球球培育的。
两周前,老师让班上的同学发绿豆芽或者黄豆芽,写观察日子。球球找出的是豌豆,把豌豆泡在水里,拿到太阳底下晒。那几天秋风未起,凉意未至,豆子被泡发了,晒熟了,就此开始罢工,不发芽了。
第二天,回到家的球球一打开装豌豆的小盒子,一股酸臭味袭来,啊!臭啊!赶紧换水,但是还是没能救回豆子,豆子已经胀发了。
球球依旧不放弃,继续写着自己的观察日子。到了周五,别的同学都把绿豆芽黄豆芽带到学校,球球好奇欣赏着别人的,疑惑万分。
回到家,球球问我豆子没发芽,观察作文怎么写。
“没成功更好写啊,大家都是成功的,你失败不是显得与众不同吗?”
球球若有所思,在作文的结尾写上“失败乃成功之母,我要再尝试一次”。
妈妈告诉球球,豆子不能一直泡着水,这样隔绝氧气就不发芽了。找来一个发豆芽的视频给球球看,照葫芦画瓢,再尝试一次。
绿豆泡水捞出,放在盒子里,一晚,绿豆就冒芽了。
接下来几天,绿豆芽越长越长,都长到一巴掌长了,密匝匝的,像一片小树林。
“爸爸,我要把这绿豆苗养大,让它再长出绿豆。”
球球的豪言壮语让我震惊,这就是生长的力量,积累的价值啊。
从一根猫毛到一碗猫毛,从一碗绿豆到一片树林——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日常生活里日复一日的投币,成就平凡人的伟大。
球球从六岁开始朗读诗歌,小学一年级老师编了一本《古诗九十首》,一年级结束读完了,我接着编写。从一百二十首到两百首,从两百四十首到三百首,现在每天读的版本,已经是三百五十首了。
反反复复,朝诵夕读,多少对诗词有了那么点感觉。
不惑之年,记忆消退的我,也跟着孩子温故知新,很多诗也能随口背出了。
我从十年前开始写作,日常写写随笔,假期有时间攒一个小说,十年过去,也累积下七十万字。记得有一项调查,作品要达到发表的水平,要有百万字的训练,好像我的距离也不是太远了。积累,有感觉就动动笔,写来写去,发现总有东西可以拿出来与他人分享一下,也许这就是写作的快乐吧。就好比一个古董收藏家,说到某类古物,自己总能拿出一两件,虽不精致,但好歹咱有。
看看周围一些成功的同行,都是喜欢做某件事,坚持做,才做出一点成绩的。
在存钱罐消失的年代里,有积攒的意识,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啊!集邮、集钱币、集纪念章,渐渐都边缘化了,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小小的收藏癖,遇到喜欢的东西,不由自主买下来,存起来。留下的,不仅是一个物件,也是一个念想啊!
大学时,喜欢买书,四年下来,藏了不少书。毕业把这些书打包回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每次回老家,总会站在书柜前看看,关于某本书的记忆,竟会活脱脱跳出来,买下它的那一刻,历历在目。
秋风渐起的日子,想念在旧书摊摸爬滚打的日子了。生活里,则又出现了一个旧书摊。八元一斤,最近,我已经买了不下五十斤书了。五十斤!算成大米,也够我吃上两个月的。
周末,把这些书靠在桌边,细细看上一会,是一种精神的满足啊。虽然不能每本都看,但是毕竟存下来了,说不定会有看的一天啊。
积、存、攒,这些字眼,透着八十年代的气息。
《棋王》里,棋呆子王一生讲了个故事,一个巧媳妇每天做饭留下一小把米,到了灾荒之年,把米拿出来熬粥,救了一家性命。
虽然这个故事被小说里的“我”认为老掉牙,土不拉几,但其中蕴含的质朴的价值观,还是应该深入每个人的心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且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深圳的秋是一日凉过一日了,龙珠的毛少掉一些吧,还要留着过冬呢?绿豆芽呢,移栽到花盆里,能熬过一个冬天吗?长出绿豆,又到什么时候呢?
至于书架和角落里堆满的书,读一本算一本吧,最近在读《在菜场 在人间》,是一本好书啊,在菜场讨生活的人,才是最懂积攒的,他们的钱,是一毛一毛赚的。
把物质切分细碎一些,把日子过得精打细算一些,把眼界收得窄一点,看看鲜活的日常,会多点零零碎碎的幸福吧。
对了,入秋,学校两株高大的盆架子又开花了,香气“袭人”。每年总有人诟病这气味陈腐恶心,我却觉得卓尔不群,标新立异,挺好的。
就像这个时代还怀念过去那种紧巴巴的日子,不也会招来很多非议吗?但有什么关系,你过你的纸醉金迷,我过我的节衣缩食好了。
百花齐放,五彩缤纷,气味各异——这就是兼容并蓄的大千世界。
一碗猫毛有几根?随性而记两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