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猫毛

凉意切切的早晨,薄荷味的牙膏沫充盈口腔。低头一瞥,一碗猫毛妥帖地摆在洗漱台上,呼之欲出。脑海中马上涌出“集腋成裘”这个成语。

集腋成裘指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最早出自于《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不查不知道,诸子百家里居然有个慎子,而他居然创造了这样一个横亘古今的成语。


养一只布偶,一年送一件毛衣。“集猫成衣”乃是现如今养猫人的集腋成裘,不过相比裘,衣乃低配版,还不一定能成呢。

拈起一段猫毛,搓捻着,倒也丝滑柔顺。秋日的午后,阳光照到卫生间里,肥猫龙珠侧躺在厚绒垫上,妻子拿着专门的刷毛梳,一愣一愣地梳着。龙珠半眯着眼,舒舒服服,好似东北澡堂子里躺着享受搓澡的糙汉。妻子不小心用力大了,龙珠恼怒地用爪爪巴拉妻子的手,意思说下手轻点,不知道爷多娇贵吗?嘿,这真是只圆滚滚的傻猫。

积累下的猫毛是少数,多数的毛早已四处飘散。喝茶,天青色汝窑杯沿粘着一根灰白的毛;喝酒,紫红色的葡萄酒里漂浮着一根银亮的毛;吃饭,糖醋小排上挂着一根深灰的毛。与猫共舞的日子,与毛共生。

自从龙珠“去势”后,变得愈发能吃了,早晨,守在门口喵喵喵喵,遇到谁就凑上去蹭蹭。用浓厚的皮毛蹭你,是最好的认可。蹭来蹭去,无非是为了一口吃的。给他舀两勺猫粮,感激地喵呜一声,埋头干饭。第二个人起床,继续上演蹭蹭你的好戏,不知情的好心人又舀两勺,哈哈,得逞了,又开始新一轮的炫饭。

自由又自在,活泼又可爱。

吃饱喝足的龙珠躺在他的专属塑料盖子里,尾巴扫着,眯一会,等着苦逼的人类上班上学去。

大家都出门了,家里寂静下来,龙珠开始一天最重要也最惬意的工作——舔毛毛。猫舔毛,就如女子化妆,时间不是问题,务必舔出美丽,舔出精彩,舔出多余的毛,在不大的屋子里四处飘飞。

一根咖啡色的毛飞到绿豆芽上,那是球球培育的。


两周前,老师让班上的同学发绿豆芽或者黄豆芽,写观察日子。球球找出的是豌豆,把豌豆泡在水里,拿到太阳底下晒。那几天秋风未起,凉意未至,豆子被泡发了,晒熟了,就此开始罢工,不发芽了。

第二天,回到家的球球一打开装豌豆的小盒子,一股酸臭味袭来,啊!臭啊!赶紧换水,但是还是没能救回豆子,豆子已经胀发了。

球球依旧不放弃,继续写着自己的观察日子。到了周五,别的同学都把绿豆芽黄豆芽带到学校,球球好奇欣赏着别人的,疑惑万分。

回到家,球球问我豆子没发芽,观察作文怎么写。

“没成功更好写啊,大家都是成功的,你失败不是显得与众不同吗?”

球球若有所思,在作文的结尾写上“失败乃成功之母,我要再尝试一次”。

妈妈告诉球球,豆子不能一直泡着水,这样隔绝氧气就不发芽了。找来一个发豆芽的视频给球球看,照葫芦画瓢,再尝试一次。

绿豆泡水捞出,放在盒子里,一晚,绿豆就冒芽了。

接下来几天,绿豆芽越长越长,都长到一巴掌长了,密匝匝的,像一片小树林。

“爸爸,我要把这绿豆苗养大,让它再长出绿豆。”

球球的豪言壮语让我震惊,这就是生长的力量,积累的价值啊。

从一根猫毛到一碗猫毛,从一碗绿豆到一片树林——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日常生活里日复一日的投币,成就平凡人的伟大。

球球从六岁开始朗读诗歌,小学一年级老师编了一本《古诗九十首》,一年级结束读完了,我接着编写。从一百二十首到两百首,从两百四十首到三百首,现在每天读的版本,已经是三百五十首了。

反反复复,朝诵夕读,多少对诗词有了那么点感觉。

不惑之年,记忆消退的我,也跟着孩子温故知新,很多诗也能随口背出了。

我从十年前开始写作,日常写写随笔,假期有时间攒一个小说,十年过去,也累积下七十万字。记得有一项调查,作品要达到发表的水平,要有百万字的训练,好像我的距离也不是太远了。积累,有感觉就动动笔,写来写去,发现总有东西可以拿出来与他人分享一下,也许这就是写作的快乐吧。就好比一个古董收藏家,说到某类古物,自己总能拿出一两件,虽不精致,但好歹咱有。

看看周围一些成功的同行,都是喜欢做某件事,坚持做,才做出一点成绩的。

在存钱罐消失的年代里,有积攒的意识,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啊!集邮、集钱币、集纪念章,渐渐都边缘化了,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小小的收藏癖,遇到喜欢的东西,不由自主买下来,存起来。留下的,不仅是一个物件,也是一个念想啊!

大学时,喜欢买书,四年下来,藏了不少书。毕业把这些书打包回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现在每次回老家,总会站在书柜前看看,关于某本书的记忆,竟会活脱脱跳出来,买下它的那一刻,历历在目。

秋风渐起的日子,想念在旧书摊摸爬滚打的日子了。生活里,则又出现了一个旧书摊。八元一斤,最近,我已经买了不下五十斤书了。五十斤!算成大米,也够我吃上两个月的。

周末,把这些书靠在桌边,细细看上一会,是一种精神的满足啊。虽然不能每本都看,但是毕竟存下来了,说不定会有看的一天啊。


积、存、攒,这些字眼,透着八十年代的气息。

《棋王》里,棋呆子王一生讲了个故事,一个巧媳妇每天做饭留下一小把米,到了灾荒之年,把米拿出来熬粥,救了一家性命。

虽然这个故事被小说里的“我”认为老掉牙,土不拉几,但其中蕴含的质朴的价值观,还是应该深入每个人的心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静且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深圳的秋是一日凉过一日了,龙珠的毛少掉一些吧,还要留着过冬呢?绿豆芽呢,移栽到花盆里,能熬过一个冬天吗?长出绿豆,又到什么时候呢?

至于书架和角落里堆满的书,读一本算一本吧,最近在读《在菜场 在人间》,是一本好书啊,在菜场讨生活的人,才是最懂积攒的,他们的钱,是一毛一毛赚的。

把物质切分细碎一些,把日子过得精打细算一些,把眼界收得窄一点,看看鲜活的日常,会多点零零碎碎的幸福吧。

对了,入秋,学校两株高大的盆架子又开花了,香气“袭人”。每年总有人诟病这气味陈腐恶心,我却觉得卓尔不群,标新立异,挺好的。


就像这个时代还怀念过去那种紧巴巴的日子,不也会招来很多非议吗?但有什么关系,你过你的纸醉金迷,我过我的节衣缩食好了。

百花齐放,五彩缤纷,气味各异——这就是兼容并蓄的大千世界。

一碗猫毛有几根?随性而记两千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