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穿越到秦末,
你想跟项羽说点什么?
看完文章,欢迎说说。
项羽一剑砍下了自己的头颅。
王翳冲上前去,抢下了项羽的人头。
其他汉将也一拥而上,拼死争相抢夺项羽的尸体。
最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
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到了项羽尸体的一部分。
一代霸王不是被五马分尸,
而竟然是被五人分尸。
项羽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跟王翳说的,
“听说你们汉朝出了大价钱,赏千金,封万户,
买我的人头,我就送你个人情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是站在将他团团围住的人汉兵中央,
如果项羽不说这句话,不自己动手,
围住他的人也没有一个人敢动手。
其实项羽本可以不死。
他来到乌江的时候,有一条船在那等他。
驾船接他的亭长告诉他,整条乌江之上只有这条船,
汉军无论如何也无法过江。
然而,他谢绝了亭长的好意,只让把战马骓带过江。
他说:“天要亡我,我还过江干什么?
想当初,我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
如今没有一人生还,我还有什么面子去见江东父老?
就算他们不说什么,难道我就可以问心无愧吗?”
不肯渡江的项羽是想求死吗?
或许是,也或许不是。
他知道不渡江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但是,他不是要求死。
而是他觉得,以他的身份和人生,
即便一切即将谢幕,
那么这个谢幕仪式也必须精彩。
项羽人生的最后一战确实打得相当精彩。
在那首后来广为人知的悲歌之后,
他送走了心爱的女人,
带领着八百骑兵冲出重围。
而当他们在阴岭迷路后再杀回东城时,
他的身边只剩二十八骑。
他笑了,是斗志昂扬的那种笑。
他对将士们说:“我自起兵以来已经八年,
身经七十余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如今,应该是天要亡我了!
既然这样,那好!
我就为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看看是我不会打仗,还是天要灭我!”
于是他大呼飞驰而下,
汉军望风披靡,人头纷纷落地。
他又笑了,回过头来问将士们:“怎么样?”
将士们拜倒在地,异口同声地说:
“如大王言。”
这场楚汉最后的仗,其实原本可以不必打。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打了四年八个月,
打得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
于是达成了协议:项羽归还刘邦父亲和妻子,
楚汉中分天下。”
中分天下的界线叫鸿沟,是一条古运河。
也就是楚河汉界。
然而,张良和陈平却对刘邦说,
“我们已经打了大半个天下,
现在我们粮草充足,反而是对方快撑不住了,
我们应该打下去,不能错失这个灭楚的机会。”
于是,在停战两个月后,
最后的战役打响了。
项羽人生的最后这场仗,
其实就是他一生的缩影。
项羽的出身是贵族,
贵族是讲究贵族精神的。
在中国,春秋时期之前是最具贵族精神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两国打战不会打歼灭战,
也就是把一方打服就完事了,不会把对方打死。
而且双方打仗之前会先跟对方约架,
让对方准备好。万一碰上到了战场一方还没准备好,
另一方不会乘机偷袭,
而是会等对方准备好了喊开始,然后再打。
所以项羽有好几次可以杀了刘邦的机会,
但每次刘邦一装孙子,项羽就放过了他。
在项羽心里,杀不杀一个人并不是关键,
关键是要你服,你要不服,来摆开架势咱打一架。
打完看你服不服?
也因此项羽并不喜欢用计,
他只靠自身的武力对敌人进行实力碾压。
所以鸿门宴时他不肯听从范增去杀刘邦,
范增说他:“竖子不足与谋。”
其实项羽不是愚蠢得不懂计谋,
而是压根就不屑于用计谋,甚至不屑于防计谋。
他一生七十余战不用计谋没有失败过。
所以在楚汉协议签订后,
项羽就带兵回去了,而刘邦这边毁约了。
但即便如此,项羽不认为是刘邦耍计谋,
而是认为老天要灭他,
而他要做的就是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证明自己不是不会打仗,是天意难违了。
在项羽的贵族精神下,是他的英雄情结。
而英雄情结是他斗志的根源。
与一般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
项羽的英雄情结在越是绝境的时候,斗志就越旺盛。
当年杀殷通后一人斩杀一百余人是如此,
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也是是如此,
最后这一仗带领剩余二十八骑杀下去更是如此。
跟项羽打仗不需要你想怎么打,
只需要跟着他打就行。
不仅如此,
英雄可以打漂亮仗,但不能打持久的消耗战。
英雄喜欢速战速决,持久的战争会消磨了取胜的欲望。
项羽的英雄情结还不止在打仗上,
更在交友和用人上。
英雄的身边是不能有小人,
而只能有君子的。
所以项羽身边的人不像刘邦身边的人,
刘邦用人只求管用就行,管你九流三教,吃喝嫖赌。
项羽则不同,他可以听说降卒必反,也为了报仇,
所以一下子坑杀了二十万的秦兵,
但却却不杀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
还信任和重用他们,因为项羽心里承认他们是也是英雄。
然而因为英雄死一个就是损失一个,
英雄寻英雄,其实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刘邦能拜韩信当将军,
但项羽对韩信的几次进言献计置之不理。
刘邦可以杀功臣,因为杀了还有能用的人补上。
项羽只凭喜好对待部下,但一个离开了就没人补上了。
他是贵族的项羽,英雄的项羽,
所以他不能过乌江,
因为过了,他就不是他了,
贵族英雄不可能忍受屈辱而等待重头再来,
这种事只能刘邦、勾践这种人能做,
项羽不行。
而即便是刘邦,衣锦还乡之时也激动得泪流满面。
项羽又怎么能接受以未完成使命的霸王的身份回到江东?
使命是贵族英雄与生俱来的。
项羽使命虽说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但亡秦意味着楚人要复国,要代替暴秦。
所以项羽只完成了一半。
项羽短暂的一生,
浓缩在这30岁的这一场战斗中。
最后的那众人围住他却不敢有任何举动的一幕,
也宛如26岁那年一群人跪拜在他的脚下,
没有一个人敢仰望他一样。
他如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在他眼里根本没有人能降得住他。
但是,孙悟空遇到了如来,
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
出来后又遇到了有紧箍咒的唐僧,
所以,孙悟空能在取经路上,最后能修成斗战胜佛。
但项羽没有约束,
项梁去世得早,范增管不住他,
在他们之后就没人能约束得了项羽了。
他的成长其实也就停留在了二十出头的时候。
在以成败论英雄的世俗标准下,
项羽无疑是失败的。
没人会记得他推翻了强极一时的秦朝,
而只记得他如何不及刘邦。
但是,
将项羽放之整个华夏文明的历史里,
这样的人是不可否认的英雄。
英雄是无关成败的,
甚至可以说,英雄的结局通常都是失败的。
无论是东方的英雄还是西方的英雄,
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神话传说里。
而成败也不是人们需要英雄的原因,
人们需要英雄,需要贵族式的英雄,
是因为人们除了追求成败,
还有要追求美和理想。
所以,谁心里没有过一个项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