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书写群众工作“满意答卷”

马兴瑞书记在2023年地州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议强调“强化干部队伍特别是‘一把手’素质提升,不断提高调查研究、把握政策、推进工作、联系群众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主动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各民族干部队伍。

用好群众语言,政策宣讲在一线。广大党员干部要下沉基层,用“包谷馕”式的语言进行通俗易懂的宣讲,感恩党的伟大、阐述创新理论、讲述发展变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就业创业、救助保障、医疗保险、基础教育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难点问题,讲清政策依据、享受条件、办理流程等,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让各项惠民政策真正普惠于民、服务于民。

下足调研功夫,破解难题在一线。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当前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群众急难愁盼身边事,立足小切口选定调研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到基层体察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矛盾多、意见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深调细研,把脉问诊、解剖麻雀,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切实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开门主动接访、矛盾化解在一线。领导干部要主动发挥“领头雁”作用,依托包村联系制度,带头下沉到包联村,包联解决联系村信访纠纷、债务化解等群众难题,及时开题作答、解疑释惑、回应诉求,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广大党员要依托网格化管理、党员联系(中心)户等载体,将服务前置到群众身边,推动社情民意掌握在基层,群众诉求化解在基层。

现场会诊办公,工作落实在一线。广大党员要树牢“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工作聚焦点就在哪里”的理念,用好“一线工作法”,依托干部下沉、社区“双报告”等载体,认领服务岗位,突出为民办实事,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坚持务实导向、实干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评价标准,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不断争优争先争效,推动作风更优、服务群众更实、干群关系更密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