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空闲时间,会写些东西,发到这个号上来。写的东西比较杂乱,往往是脑子里有个想法了,就会写下来,比较意识流。细细算下来,我也是好久没有正儿八经的写文了,上次作文还是在高考试卷上,那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有意识的写东西。
后来到了大学,工科学生,更是没有写文的需求了。所以,这项技能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一点一点退化了。现在每次写文,经常会磕磕绊绊的,更不要提文笔了,现阶段的要求,能读通顺就好。
为什么开始写文章了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由,出于兴趣、想通过写文赚钱、记录生活点滴及感悟……不管是哪一条原因,我们都会希望写的东西有更多人能够看到,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鼓励,继续更文也有了动力。
因为是在公众号上面发文,最近看了好多热门公众号的文章,了解他们的写作方式、文章结构、内容属性、以及一些其他的细节……学习一下成熟的经验,少走些弯路。
分析了好多文章后,发现它们是有很多的共同点的。(这里只分析那些描述个人情感类的文章,公众号中那些新闻类、干货分享类、各种搞笑类等的文章有他们特有的形式,日后有机会再单独写一篇文章,专门介绍,此处不再赘述了。)
01
我们可以看看那些爆款的文章,他们的内在情感描述,基本不会单一,都是多种感觉交织。复杂的情感环境,让文章更显的生动真实。
人类的情感形式有多少?开心、愤怒、哀愁、害怕、喜欢、讨厌……这些情感贯穿着所有人的一生,不管你是国王,还是乞丐,也终究逃脱不了这么些情感因素。
只是每个人把不同的情感掺杂在一起的方式不一样,每个人会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轻微的害怕,我们叫做紧张。极度的害怕,我们称为恐惧。一些哀愁加一些害怕,两相反应,就成为了焦虑。开心、愤怒、哀愁、害怕、喜欢、讨厌……相互掺杂,最终的情感叫做爱情。总归,每个人的基础情感是一样的,相通的,抓住这一点,也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这类文章,往往可以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最近我接触过很多刚刚做公众号的人,他们的文章我多少的读过一些。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对于情感的表达,很多时候,总是很片面。只会抓着一种情感,花了很多的笔墨,我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感的浓烈,可是却很单调,最终呈现出来的文章还是很干。
就像喝咖啡一样,我们喜欢加些糖,苦涩加甜蜜,味道才会更加让人印象深刻。写文章就像炒菜一样,适时的加一些不同的“情感”,最后烹饪出来的必是美味佳肴。
对于每个写文的人来说,应该让自己有一种在复杂情感中剥离出各种单独情感的能力,多观察身边的细节,对每件事情多一些感同身受,体会才会更细腻。下笔的时候,多想想自己要写的是什么,尽量发挥情感的多样性,让文章更加的吸引读者。
02
一篇文章,如果只是一味的讲各种道理,各种人生感悟,作为读者,我是很难有兴趣继续阅读下去。所以写文时,需要适当的有一些生动的故事,可以更好的带读者进入到作者构建的世界中。
我读过这么多的公众号文章,百分之八十的文章里面是包含了故事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亲人的、朋友的、邻居的......很多作者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好像有很多的亲人、朋友、邻居以及丰富新奇的经历。
他们的文章的形式往往是:个人感受开篇—第一个故事—个人感受—第二个故事—个人感受—第三个故事—个人感受—总结。
我们会惊讶于他们的故事之多,对于日更的文章,作者能在每天不重样的讲着不同的故事。难道他们是真的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身边的人有这么多的故事?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下的新时代青年,偏偏他们的体验这么丰富。(我不信)
其实他们自己的经历丰富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故事都是他们创造出来的。俗话说,“阳光下没有新鲜事”,整个人类不过是每天都在重复着演绎古老的故事而已。他们的故事只是他们留意到的身边发生的事,世界发生的事,各种时间发生的各种事。剩下的就是把这些事中的人物赋予一个特点:自己的朋友、亲人、邻居……这样就会使他们的文章有更大的可信度。他们编造的的朋友、亲人、邻居等也就在创造的故事里生活着。
只有有很多的故事去支撑你的叙述,你的观点才会显得真实可信,才更容易引起共情。
写文章时,不要只拘泥于身边的各种人真实发生的各种事情,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其他地方,其他时间发生的事情“套在”身边的人身上。这样做并不是弄虚作假,只是为了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犹如面对面的交流。
最后,写文这个事,确实是需要不断锻炼,熟能生巧的事情。通过不断的输入,不断练习,才会有不断的输出,文笔也会在不断的练习中成长起来。
我们前期写文可以借鉴那些成功文章的形式,用他们的锅,盛我们的饭。等到我们的文章已经成熟了,我们可以再开发自己适应的文章形式,做出自己的特点。
本文来自公众号“灰鹿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