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边只能放一本书,你会选哪一本?

最近忙得透不过气来,断更了一周多,大家还好吗?

今天想和大家谈谈我最近看的两本书,一本是来自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而另一本则是断断续续看完的《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作者在书中都有提及到「书与陪伴」的主题。

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诗人里尔克给他的友人卡卜斯写过这样一段话:“在我所有的书中只有少数的几本是不能离身的,有两部书甚至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我的行囊里。此刻它们也在我的身边:一部是《圣经》,一部是丹麦伟大诗人茵斯·彼得·雅阔布生的书。”

他继续说到,“我忽然想起,不知你读过他的著作没有。这很容易买到,因为有一部分很好的翻译在雷克拉木(Reclam)万有文库中出版。你去买他的《六篇短篇小说》和他的长篇《尼尔·律内》(Niels Lyhne)。你先读前一本的第一篇《摩根斯(Mogens)。

一个世界将要展现在你的面前,一个世界的幸福、丰富、不可捉摸的伟大。请你在这两本书里体验一些时,学你以为值得学的事物,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爱它们。这种爱将为你得到千千万万的回报,并且,无论你的生活取怎样的途径——我确信它将穿过你的成长的丝纶,在你一切经验、失望与欢悦的线索中成为最重要的一条。”

短短的几句话,就像是老友对我们的建议一般。里尔克给友人的信告诉了我们,真正的好书是值得随时带在身边的,稍有闲暇抽出来读一读,你可能都会有不同的体悟。他还告诉了我们,要爱书,这种爱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如果说里尔克给友人的建议是一种友谊与书的联系的话,那么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亲情与书的联系了。

在《生命最后的读书会》中,作者施瓦尔贝在母亲罹患胰腺癌化疗时就和她聊起了「最近在读的书」,母亲告诉施瓦尔贝自己最近在看一本特别的书,来自华莱士·斯特格纳的《终得安全》(Crossing to Safety)。

实际上,这本书也一直是作者非常感兴趣的一本书之一,但却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去看完它,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还佯装已经读完了它。彼时还在出版业工作的作者有个习惯——在社交场合总是会询问对方最喜欢的书籍以及钟爱它的原因,而他经常得到的答案也是《终得安全》(Crossing to Safety)。

Crossing to Safety 说的是两对夫妇终生不渝的友谊,目前尚未有中文版

为了读完它,作者几乎上哪儿都带上它,结果是带了它飞过千山万水,却一页都没有翻过(多余的时间都看飞机上的免税购物杂志去了)。直到有一个周末,在翻阅了二十多页后,施瓦尔贝体会到了只有在经典作品中才能有的奇妙情绪,这让他埋头读书不能自拔,接着就一口气读完了。

人与书之间的联系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有时候我们只要带着书,就会有不一样的体悟: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种召唤,让你随时都可能把它读完。当然,你也可能会像作者一开始时所表现的那样,带着书走遍千山万水,却只字未读。

最近在搬家,几百本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折腾到不行。

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到很庆幸,电纸书的存在为我们建立了一个虚拟的书架,从而让我们少藏了些纸质书,不然铁定会更多→_→毫无疑问, 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福的,阅读形态的多样化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力。

最后,让我们延续施瓦尔贝的习惯性话题继续下去,你长期放在身边的一本书是哪一本(长期放在 Kindle 里书是哪一本)?

来评论区和我们聊聊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别看我们村的人,想象力还挺丰富的,起的这些名字,想起来就想笑。 (1) “杨永亮”,意思是永远明亮闪耀。当初因为喜...
    xz蓝天阅读 339评论 0 2
  • 周晓英 宜南同窗喜迎春, 小年相聚话心声。 青丝虽已染霜色, 朱颜未改似童真。
    俏度阅读 266评论 0 0
  • 生活不只是爱情,还有诗和远方。 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2018年的五个梦想:1 去丽江旅游,2 去三亚旅游,3...
    周海双阅读 248评论 0 0
  • 文/依云 那天傍晚,在我与女儿又一次发生了一番争执后,她懊恼地上了床,用被子蒙住了脑袋,大声地吼道:我不...
    依云绽放阅读 375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