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案例对话约练,收获很大。让我对焦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整场咨询基本都是在确定目标,不断澄清目标。一开场咨询师,先暖场和来访者聊他所感兴趣的内容,建立关系。理解到他,你不是不能上学,也不是不喜欢上学,你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才会选择不去学校。来访者在聊他的问题的时候宣泄情绪,重新建构他对父母的期待,看到他处理情绪的方法,找同学一起骂父母,咨询师尝试建立他与同学之间的情感链接,感受上学的快乐。由此澄清来访者用不上学对抗父母。咨询师找到来访者在意的点父母的态度,用奇迹问句引发对愿景的联想,如果父母的态度改变了,你希望看到他们怎么对待你,看待你?把愿景具体化,从负向转向正向。初步形成晤谈大方向,找到目标。再进一步澄清目标,具体化细节,找到来访者真正在意的地方,希望父母关心它的内在,而不只关心外在成绩。咨询师继续用循环问句,如果他们变成这个样子,你又会有何不同?把责任落实到来访者的身上。抓住他的细微改变,继续聊他的期望,渴盼对她进行自我赞美,找例外资源。当遇到来访者说不的时候,咨询师会绕开这个问题,换另外一种方式使用评量问句了解现状,找到例外资源,引发思考。围绕评量问句,再继续具体化,怎么能有三分呢?还有呢?你觉得父母是怎么能做到这些呢?那到几分的时候,你觉得你可能会愿意再去学校呢?回到父母转介的大目标上,行清目前到大目标的差距,如何实现大目标。三分等于六分的差别是什么?再次澄清小目标,要帮助父母改变,如果要发生什么,或你做些什么,就能让三分变成四分呢?确认可行的新目标,把责任转到他自己身上,引发一小步的思考。
这个案例的大目标是父母希望孩子重新回到学校,而上学并不是孩子内心里真正抗拒的,把孩子上学定为咨询的大目标,是父母的需要,也是孩子的需要。为实现这个大目标,又分解出很多的小目标,如你在意父母的态度,如果他们改变,你能做些什么?帮助父母改变,你能做些什么?
看破不说破,引导来访者自己思考,这不仅是咨询师的稳,更是焦点的特点。
慢就是快,快就是慢,看似咨询师绕着圈的去问,螺旋式的接近目标,比直线的单刀直入更有效,更快速。
孩子用情绪对抗当下,情绪出不来,道理进不去。
各种技术的使用,选择对了时机才能恰到好处。
希望第三方改变,最终要落到来访者自己身上,扩大知觉,我改变对方就会改变,我能做些什么,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