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

农村的孩子最怕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其中第1小题“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就足以打败许多不爱阅读的孩子。

孩子们通常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呢?按字面理解,是他们的常见做法。可是,并不是每个词语都可以按字面来理解的。比如“军神”这个词语,赞扬了刘伯承的顽强意志,是军中的灵魂人物,值得大家学习。而孩子们可不懂这些,就直接按字面意思,解释为“军队的神仙”或者”军队的大神”等等。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第三个阅读层次一一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作者通过四个原则,来教我们如何诠释一本书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了对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

规则一. 寻找关键词,理解词义,与作者达成共识。

对一本书进行分析阅读,需要我们理解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尤其是一些与作者观点息息相关的语言,或者说关键词。

在阅读中,遇见一词多义,是很常见的事情;还有一些专业用词、生僻词等,对读者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检视阅读阶段,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跳过不理,但分析阅读阶段,你就得把一些关键的词语弄明白。只有确保自己理解了书上的关键词,才能真正明白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与讯息。

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并理解这些关键词呢?

图片来自网络

书上给出了几个小建议:

1.留心那些让你觉得头痛、难以理解的词, 像一些专业用语、新的概念名词、以及非现代语境使用的词,比如古语等。

2.留心作者给出的一些明显的提示信号,比如,加粗,加括号、或者斜体字等提醒你。

3.留心书上多次被提到和强调的词语,也要引起重视,通常这些词语就是关键词。

对于关键词的处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它们圈出来,然后再理解它的含义。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者网上检索的方式,也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在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中,就经常用上下文来理解。

在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我找到的关键词语就是”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了,这些词语的意思都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作者对这些观点的论述过程。

艾德勒告诉我们,要想真正读懂一本书,领会作者用词的意义,与其达成共识,找到关键词并理解它的意思,我们的理解能力才会取得进步。

规则二:从重要的句子中找出作者想表达的主旨。

所谓主旨,即作者想阐述的知识或观点,通常是叙述句。

如何找到一本书的主旨呢?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的答案是:找到书上最重要的句子,把它圈出来,然后思考它的含义。

一本书中真正重要的关键句只有少数几句话,就是阐述作者论断的部分,这部分的内容往往需要我们花更多努力才能理解,也是作者花费笔墨比较多的地方,比如它会举例或者借助各种相关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作者的建议是,可以通过寻找主旨线索的方式来找到主旨。因为主旨句通常会隐藏在一本书最主要的论述中,不是前提就是结论,有时候在前面,有时候也会放到段落的末尾。

找到了书中的主旨句后,就万事大吉了吗?没那么简单,做到融会贯通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才能确定自己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做到融会贯通呢?

有两个方式可以检验:

第一种,复述。就是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观点重新叙说一遍 。

作者在书中写道,“你应该能用完全不同的语言说出同样的意义。如果你无法放下抛弃作者的原话,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那么就说明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它所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第二种,结合观点,看自己是否能举出相关案例,可以是自己听过的,看过的,也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如果能做到以上任意一种,就说明自己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并学会了融会贯通。

这两个检验方法,正是我现在学习写读书笔记使用的方法,那可是书友共读时,书友笑薇老师给大家分享的呢。

图片来自网络

规则三: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真正理解作者的主张。

什么是论述呢?

所谓论述,就是为了证明主旨的内容。

如果作者的写作比较严谨,论述通常会整段出现,但如果一本书的架构比较松散,论述的段落也会很零乱。这时候就需要通读全文,学会筛选并整合了。

就像这本称为经典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结构就比较松散,作者的观点都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之中,甚至会反复出现。阅读这本书,我常常是读到后面,又回头去找前面相关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主张。

在书友共同时,笑薇老师介绍的方法是,在书的空白处作上编号,再标上记号,按顺序标示出来。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如此,才能说明我们真正领会了它的要义。

这一点,与我的阅读习惯有一点点相似的地方,只不过我更多的只是做标记,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的地方就很少了,主要还是自己太懒了。

规则四:思考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没有解决的。

这个问题的思考,其实几乎贯穿阅读的始末,因为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

这个原则,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得很不好。这与我平时的阅读目的有关系,我读书更多的是为了消遣,读完就读完了,读不懂也算了。一直到现在,我读书都不爱思考这些问题,这也是我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不快的原因吧。

分析阅读第二个阶段的四个原则告诉我们,要想做到真正理解和消化书上的内容,需要我们理解重要的词汇、句子、段落,从共识到主旨,再到论述,把每个环节逐个击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