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最近经常出差,每次在上飞机前,总是在心理订下听个主题,但是到了飞机上却怎么也看不进去,最后抽空看了一本书《蜗居》过后,关于这本书我自己总结了两点收获:

首先是从写文章角度:

     全书内容描写心理活动的内容非常多,我的感受是,非常接地气,将社会普通人日常生活描写的特别细致入微,让读者清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纠结和变化过程,这也是作者擅长的,要是几年前我看这本书会觉得写的不错,这两年看多了干货的我,发现已经不是那么吸引我了,但是作者的是细节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对于怎样写文章还是可学习的地方的。

2.从大脑科学和感知角度: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镜像神经元,这个概念在我的脑子里一直反复出现,我跳出看书视角,从旁观者角度看为什么,这本书吸引人,原来是我看的时候把自己融人到书中,就是说我的镜像神经元给我自己大脑一个信号让我自己以为自己就是主角,并且随着故事发展给不断让自己大脑信号刺激自己分泌类似多巴胺之类的物质,持续让自己开心,再进一步思考就是让大脑处于一种消费型快乐中,我们知道大脑只有处于创造性快乐,才能让自己进步,改变我们的未来。就像我们参加007就是想让自己一直处在创造型快乐中,因为这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大脑多在创造型区,少到消费型区。(李笑来讲不要让别人收割了我们金钱后,连注意力也一起收走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因为家里的书比较少,除了零零散散地读些杂志,读完整本书的屈指可数。 也可能是心智没开,总是读不懂,语文课本上...
    超级小由阅读 2,206评论 0 0
  • “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阅读者既有的内在的被唤醒和继续成长。” 去年4/23世界读书日,我发表...
    丰果知行阅读 8,102评论 19 87
  • 以前的时候,一说起学习就想到读书,一说到读书,就想要读的越多越好。很多人对中国人人均阅读量太少而“痛心疾首”,从2...
    药山阅读 5,247评论 11 65
  • 简书就像周记,每次打开简书去总结的时候都代表一个星期的结束,也征兆着下一个星期的开始,仿佛给自己煽了一个巴掌说,卧...
    我是佳豪阅读 3,283评论 2 0
  • 这样的电话还有很多,马来西亚裔的Ki是双性恋,他的国家当时完全不能接受自己的存在。 她搬到伦敦后,仍被有严格宗教束...
    e541c2720df7阅读 7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