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有了小孩,媳妇又开了两家小吃店后,我们的双方父母都过来帮忙。他们来了后既有人帮助照顾孩子,又有人帮助打理店铺,着实省了不少心。
以前父母没在身边时,可能是由于距离的问题, 总是对他们有一些牵挂和思念,不在一起时总在想他们吃的好不好,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但是自他们到来一起生活后,这样想法明显的很少了,因为他们就在我身边,就在我视线可见的范围内,当他们身体不舒服时,我可以立马带他们去医院检查。他们的一举一动我知道,他们哪里不舒服我知道。由于知道,所以少了那种担心。
老家那面还有很多亲戚,用母亲的话说,房子在那根就在那。双方父母为了我们放弃了原本熟悉的生活环境,有很多的不适应,虽然他们不说,但是我能感觉到。所以一到小长假,就给老人们“放假”,让他们回老家呆几天。
2
这个五一小长假,“轮”到给老丈人放假,我提前一个月就给老人家订好了票。但是让我触动的是昨天老丈人跟媳妇在店里的对话,通过他们的对话,我才真正的体会到有妈的地方才是家。
媳妇:“爸,你给我奶说了吗,你要回去看她?”,
老丈人:“前天打电话了,你奶今天也给我打电话了”,
媳妇:“奶奶说什么?”,
老丈人:“你奶说她卖了一个大肘子,还有大鱼,等着回去吃呢”,
媳妇:“奶奶可真好”,
老丈人:“嗯,都说不让她买,等我回去买。但是你奶不听,知道回去她这两天总往市场跑”,
"..................."
老丈人快60岁了,奶奶也快80岁了。通过两人的对话,明显的感觉到老丈人的那种高兴,他老人家在奶奶面前就依然像一个“孩子”一样。老丈人在我们面前是父亲是长辈,但是在母亲眼里永远是孩子。
是的,不管年龄多大,我们在母亲眼里都是孩子,都是需要爱护的对象。这个跟年龄真的没有关系,只要母亲在那,就永远会有关爱,永远会有呵护。
所以母爱是伟大的。
3
基于此我又想到了我的母亲,母亲文化不高。但是母亲具备所有中国女性的那种特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特别是对儿女的那种爱。自从母亲来了之后,不管什么时候桌子上都有吃的。自己喜欢吃的,换着法去做。
双方老人都在我们家里后,我跟媳妇换着法买水果、青菜和鱼肉,总怕他们吃不好,但总是吃的时候少,扔的多。不管买回来多少,他们总是舍不得吃。
就像家里的水果,总是快坏掉的时候,母亲才会去吃。每次看到她吃要坏的水果,我总是忍不住要责备几句。
母亲总是一句:“不爱吃”。我知道不是母亲不爱吃,是因为一辈子节俭惯了,不管东西多少,总是舍不得吃。
为了怕他们吃坏的,过期的东西。每周我都要清理一次冰箱,统统扔掉。但是母亲总是阻挡,这个不能扔,还能吃。那个不能扔,还能用。
每每又找个地方藏起来,以至于为了这个总是跟母亲打游击战。有的时候趁母亲在外面带孩子玩时,我偷偷的清理,但每次看找不到而我被扔了的东西时候,总是说我“败家”,败家就败家吧。
早饭时,母亲总是为我们准备好牛奶。每次让母亲喝,她都说不喜欢喝有膻味。其实不是母亲不喜欢喝,是舍不得。
这种舍不得跟多少没关,还是骨子里的那种节俭,本能的认为,少喝一点就能多留一些。为了能让母亲喝牛奶,我每次吃喝牛奶时就只喝半怀就不喝了。
母亲看我喝半怀就问我,怎么不喝完,我说喝不下去了。你喝吧,你要是不喝就扔掉吧。母亲怎么会舍得扔呢,最后就把那半怀牛奶喝了。
自那以后,我每次都喝半怀剩半怀牛奶。母亲问我时,我总是有各种“挑剔”,找各种“理由”,不是今天的牛奶太热,就是今天的牛奶太甜了,总之就是喝不下去。我一直窃喜我让母亲喝牛奶的小伎俩,但母亲总是叨咕为什么牛奶总是不合我的口味呢。
是的,母亲,你永远都调不到我“认为”的合适口味的牛奶。
这就是我的母亲,我们在互相关爱中斗智斗勇。
世界没有任何一种爱,像母爱那样无私和伟大。
4
自他们来到我们身边后,我跟媳妇就商量好了,每年带老人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癌细胞检测。每次检查他们都不愿意去,怕花钱,但每次都被我生拉硬拽的去了。检查身体的目的是为了防患于末然,没有问题更好,用钱买来自己的心安。
记得有一次带母亲去体检,怎么说都不去。我说:“妈,小的时候我听你的。但是现在我大了,你要听我的”。是的,很多事情按他们节俭思维肯定做不了,但是有的时候必须要去做,也许这就是责任和亲情之间的一咱博弈。
是的,有妈的地方才是家,没有妈到哪都白搭。
感恩,跟老人们在一起的日子。
感恩,当我有能力回馈的时候,你们还没有那么老。
也许能让你们心安就是我们过的更好,为了这个,我们必须快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