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行动营的升级版plus营,每天有小打卡,有能量缪斯需要回答,还有数据统计工作需要做。这些都要在工作以外的时间完成,一直以为自己能坚持的很好,可结果却不是想象的那样。
1、时间管理、精力管理、自我管理
参加之初,以为自己工作不算太忙,时间上肯定没有问题。可平时总觉得闲得无聊多的用不完的时间,突然就变的紧张起来,是自己时间观念不强,没有管理好吗?
之前的观点:有时间就有精力,没有时间就没有精力。通过学习发现原来也不是这么一回事,有时候没有时间却能挤出一部分时间关注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时候大把的时间,却做不了任何事情。是自己精力不够,没有管理好吗?
通过行动营和一段时间的plus营的学习,印证了老师们说的话,不是时间管理不到位,不是精力管理做的不好,而是没有做好自我管理。自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没有自我内在认知的变化,再有时间,再有精力,事情也不见得能做的好。
2、案例分析:
昨天去孩子姑姑家摘樱桃,早上正常起来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的,我却用来睡懒觉,洗头发,找衣服等琐事上。本来是我和2个孩子坐朋友的车去,最终不知道怎么的,出行结果变成了我开车拉着一群人去。准备在坐车的时候打卡,写回答的计划没办法实施。路途稍远,回来的很晚,晚上的跑步和阅读时间也没有了。
最终结果:昨天的任务都没有完成,是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吗?NO,归根结底还是自我管理不到位。
01、如果没有想着在途中完成工作,那么就会正常起床,早上该做的工作还是能完成的,这是早起的习惯没坚持;
02、摘樱桃的时候,给自己找理由,要照看孩子,所以改走的路也不走了,每天一万步的计划又耽误了,这是微习惯的培养给随随便便中断了;
03、晚上回来还是有时间的,但自己以开了车太累为由,刷了一会手机,睡觉了。这是选择安逸的结果;
有时候,事情看着很小,但能反应真实生的活场景和内心的活动里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让自己变得更好,在于平时微习惯的积累。
在自我管理的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