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是奇妙的,一旦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结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那么老天一定给你一个更好的结果。 ——刘同《我在未来等你》
我还是时不时的会逃避那段日子,尽管那只是我人生的一小段插曲,是的,我是一名高考复读生,第一次高考不尽人意,随之而来的不甘心,就去复读了。
01
我高中是在省重点读的,说来是省重点。可对于自制力不强的我来讲,就像是野马进入了草原。我对小说及其狂热,初中只读了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就对文字一见钟情,可能又是蓄谟已久,小学时就对那种古老而又神奇的文字异常感兴趣。但是,到了初中毕业,我的阅读量只有四大名著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是的,很狂热,不顾方向的一头栽了进去,高一一整个学年不分昼夜地那种看,那年全班和隔壁班有的书我都看过了,但是你知道那个年龄的人看的书,是网文,又或者是科幻言情。看过江南的《龙族》,路明非的每一部未曾拉下,亦曾逛过玄色的《哑舍》,又或者了解过花千骨的情仇爱恨,也知晓我们未曾落泪的青春。
02
可那些读过的书就像石沉了大海,了无痕迹,就算是石沉了海依旧也会有痕迹,可看过的那些,看到书名仍旧有陌生感,翻开书页读到一半,才醒悟,曾经看过的啊。
我的初衷不是这啊,并不是读一些对自己全然无用,事后想不起的一堆书。
事后忆起那段时光,我的同桌和我说,“只要说高一,还是看你每天在课桌上打盹睡觉,最是令人深刻”。可见我当时是多么醉心于这些不入流的小说,当时为了能借到书,和同学承诺“一个晚上就能看完”。每天蒙在被窝里看完一整本才会睡觉。
03
高二倒是想起好好学习这回事,可究竟是底子没有打好,还是我这个人就是没有丝毫的自制力,我挣扎了几天,还是选择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了那个虚幻的世界,我看了很多很多的书,丝毫没有缓解我的焦躁,我记得有天看过了高铭写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突然觉得恍惚,我到底是什么,接连看了一本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姊妹篇,讲的是精神病人的世界观,我看完这两本后,连续缓了一个礼拜。我该是谁,我又是谁。
高考是个独木桥,你登不上去,自然会有人把你蹬下去,高三的我无比焦躁,高一开学,我拿着一副好牌,所有人告诉我,只要你好好学,成绩绝对没问题,可是你看,我把一副好牌打成什么样子 ,可凭什么我要拿着一副好牌进入这所高校,之后拿着一副烂牌走出去。不甘,是的,不甘。
04
转眼即逝的两年,我后悔了,没有去认真读书。在最后一年我选择了认真耐下心去读,我这吊儿郎当的性子,也被磨去了一点痕迹。但是之前的差距却是不论如何也补不回来了,是的,后悔没用 我从现在起奋起直追,可是,差距感让我愈发的狂躁,不安,我终究还是没能安下心来。就这样,什么精神衰弱,之前从未听到的病,就这样出现在我身上,身边的人说,就把它当做一次普通的考试好了,说来容易,可到时谁能轻易做到,我不行。就这样,我的第一次高考以及其惨败的成绩拉下了帷幕。
我拎着一身的傲气,进入了一百多人的补习班,千军万马铺面而来,教室里有的只有埋头苦干,我从来只是随缘而已,能避免地都一一避免,又或者说懒也不为过。我从未见到过这些人,在我概念里,高考从来不是我通向未来的唯一一条路,可这些人,似是要把全部的热血洒在这高考上面。值得么?
是的,高考不是通向未来的唯一一条路,可是它却是被大众所最为认可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你连这些都干不好,你有什么资格说什么未来。
似是觉悟,又似醒悟。我也如他们一般,苦苦耕耘。
05
我听到过太多激励的话,说好好学……,父母说,老师说,学长学姐都在说,是为了将来你不会后悔。我唯一告诫你们的便是,喜好要有利于你们的未来。
记起有句话,衡量成年人的标准,便是,成年人永远不做没有用的事。所以,在做事之前,要想想有用吗?往往会益处加倍
。
这个世界很多人都会成神,为什么我们不能?
06
听多了很多逆袭成神的故事,但是,很抱歉,我是另一种,落马者。所以我的第二次高考算不上什么成功,也不算很是失败。我觉得这一年它不仅仅给我带来成绩的涨幅,更带给我的是心理的矫正。不会罔顾成绩,一如既往的投身于小说。也不会分不清主与次。
小说是可以读,但方向不能弯。
我现在是一名大一新生。很多人告诉过高中生要如何如何读。很多人都在说,高考不是唯一的一条路,可它是大多数人选择的一条,你认为自己优秀,那就把别人PASS掉。换你粉墨登场!
新海诚“喜欢一件事就要把这件事做到极致”。这才有了《我的名字》。如若你不优秀,从现在开始加油,如若你本就优秀,那么请为自己做做加法。最后一句话送给我们,也许很多人都听过,“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愿你成为别人口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