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学的时候,总有不多同学声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也就经常翘课,学习成绩当然不会好,勉强混个毕业;我们参加工作以后,又有不少同事抱怨对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每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又迫于生计不得不做当前的工作,人生也就如此了。
同时,我们经常听成功人士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Follow Your Heart),但是扪心自问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或者真诚的与周边的人讨论,你们的兴趣是什么?大多数人回答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那兴趣是什么,对个人来说如何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呢?
最近读到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关于“兴趣”的论述,觉得是关于兴趣的清晰、准确、且有指导意思的定义。
首先,那些声称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的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
跑调的人通常不大喜欢和朋友一起去唱歌;球技差的人一般不愿意和陌生的人分小组打篮球;内向的人不愿参加公开的抛头露面的活动等等。应该是基因遗传的原因,小孩子对于做不好,或者不敢做的事情,通常也会说自己不喜欢做,记得我家儿子小时候不敢滑滑梯,我们鼓励他去滑,他就说自己不喜欢滑滑梯,其实小朋友都挺喜欢滑滑梯的。
基于以上分析,当我们不喜欢做某件事情,一定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件事情我没有做好?若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做好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答案是有意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它选择。
其次,我们总是羡慕别的同学学习的专业,羡慕别人从事的工作。可事实上,出现这种感觉应该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别人的专业,没有做别人的工作,还没有在别人做的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事实上,当一个人无法将目前从事的工作做好时,即时换一个他认为感兴趣的理想的工作,他仍然无法将工作做好,因为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克服困难、遭遇挫折的过程,对新做事情他同样会因为做不好而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
综上所述,兴趣其实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的比大多数人都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其本质是兴趣和事情做好的因果关系,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将事情做好,而是事情做好了才有兴趣。
如何将事情做好,对大多数事情,需要的是熟能生巧,做的多了,自然技能擅长;擅长了,自然就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了,兴趣就浓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进入良性循环。当然做得多,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所谓“没兴趣”,往往不过是结果,如果将它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惩罚就是大量时间白白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