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大纲:
秘密一:绘画是画什么:认请绘画的本质
秘密二:为什么学绘画:认请绘画的目标
秘密三:如何引导孩子绘画:有热情,更要有方法
秘密一 绘画是画什么:认请绘画的本质
每个人小时候都喜欢画画,如同喜爱美食;
长大后为什么不会画画了?
画画难否,同烹饪一样,
烹饪难,画画难;烹饪简单,画画简单。
画家都是在用一种烹饪的方式画画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画画和烹饪之间有许多共通点,
观察总结发现:
相同点一:眼睛观察
选择画什么前,仔细观察下你欣赏喜好的东西:
不论花卉动物植物建筑风景人物,
你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
选择吃什么前,仔细挑选下你偏好热衷的食材:
不论奶油辣椒牛肉鱼片海鲜孜然,
你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回家,认真思索他们的搭配。
相同点二:脑袋思考
如何画,哪里开始下笔,使用哪些绘图工具,
怎样构图,什么风格等等。
只能在纸上作画吗?
除了彩铅蜡笔国画油画水粉水彩丙烯颜料,
如今电脑ipad食物花瓣都可以画画,
未来还会出现我们不知道的绘画工具吗?
轻松淡雅﹑精雕细琢﹑印象鲜艳﹑奔放潮酷,
哪个是你最欣赏的菜?
下笔前画家已经臆想出希望的画面效果。
怎么烹饪,做中餐还是西餐,
用炒锅炖锅还是高压锅?
食材如何切块,切块大还是小?
火候怎么掌握?
炒爆熘炸煎焖炖腌拌烤卤冻卷哪个方法好?
做菜前厨师已经过滤出菜名和菜系。
相同点三:情感表达
醒了醉了,画;开心痛苦,画;
遇见美景,画;梦见佳人,画。
饿了馋了,吃;高兴生气,吃;
约聚好友,吃;宴请宾客,吃。
绘画和饮食都是人们用来
表达和宣泄情感的一个出口。
相同点四:经验修炼
画者与画家的距离在于时间修炼,
行笔的经验,
画材媒介的选择,
色彩喜好的变化,
风格的建立皆是花时间所得,
好画家才会留下深入人心的作品。
厨子与大厨的距离更在于时间修炼,
厉害的大厨因为修炼得到好品味,
有好品味才会做出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
绘画如同烧菜一样日常,
是一件有趣好玩,愉悦身心的事情。
台湾著名美学家蒋勋老师:最早的绘画发现于旧石器时代,他们以图绘和雕塑的方法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渴望或恐惧、感谢和信仰。
1940年,在法国西南方的拉斯科洞穴发现了珍贵的早期壁画。
拉斯科洞穴的壁画已经十分写实。这些壁画甚至呼唤起大约公元前15000年,生活在旷野草原中的人类,那种与野牛、鹿群共同生活的记忆:他们彼此追逐、奔跑,彼此惊吓、搏斗或残杀;人类回到他们栖息的幽深洞穴,拿起烧剩木柴的炭枝,开始记录起他们生活中的惊险、勇敢,捕获的快乐,或伤亡的痛苦。在狩猎维生的时代,这些洞穴里的绘画是当时人类的历史,也是他们生存的记忆与信仰罢。
他们要开始表现,他们要尝试说明他们对野牛、鹿观察的准确,他们开始画画了。
也许我们因此可以找到人类美术创作的原始起点。
总结:绘画本质是细致观察生活,记录表达情绪。
绘画是我们看见什么画什么,
把眼睛看到的事物通过每个人各自的大脑加工后,
使用绘画工具呈现出来的过程。
绘画,是人的本能和天性,
它没有现世的功利,
就是个单纯生命开启的过程。
秘密二 为什么学绘画:认清绘画的目标
家长或许期望孩子成才,
家长或许盼望孩子成长。
成才固然重要,
而成长千万不可忽略。
绘画是孩子对万生万物的直观认知,
万生万物的美无处不在,
发现美,
认识美,
感受美。
台湾蒋勋老师总是强调说:“我们应该给孩子欣赏最好的画、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文学、最好的电影,让他在里面自然地熏陶。而这些是不能考试的。”
确实,如果我们可以把每一本美的书,每一幅美的画送到小孩的手中。让孩子抚摸它、打开它、凝视它,思考它,体验这其中的美妙世界。那么,他大了。他自己才会去巴塞罗那,去看建筑,看雕塑,去完成自己心之所向。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从孩子小时候起一种美的感知教育。
在孩子的生命中,
库存美的感受,
积累美的经验,
等待,
创造美的表达。
提供孩子成长空间,
帮助孩子塑造自信,
鼓励孩子成为自己。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
与这个世界的美好相遇。
他们自然成长,
才可能收获拥有幸福能力的孩子。
总结:成人需要做的仅仅是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的陪伴,
遵循自然,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绘画,不仅仅是绘画。
秘密三 如何引导孩子绘画:有热情,更要有方法
厨师不会一味的照谱买菜,
绘画不会一味的照本宣科。
很少有孩子天生不喜欢画画,
原本人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只是在父母的误区里变得黯然无光。
“你画的都是些什么呀?乱糟糟的。”
“要画就好好画,别乱涂乱抹的。”
“他哪儿会画呀,不过瞎涂涂罢了。”
“都是他乱涂的东西,跟废纸一样,都扔了吧。”
“你看看他画的多像,跟真的一样。”
这些话像小偷一样一次次偷走孩子的兴趣,
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
可是在他们的世界里,
一根线便是小蛇,
两个圆是恐龙的蛋,
房子可以是蓝色,
雨点可以是粉色,
灿烂如烟花的创意画满天空。
有些成年人也许认为幼稚冒烟,
他们往往忽略最本真的表达。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导演,
让孩子的画绽放出不同灵魂的模样。
方法就是:
多耐心﹑多赞美﹑多静候,
多理解﹑多接受﹑多陪伴。
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