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孔子《论语·子罕》
孔子说:“等到严寒时候到来了,那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荀子》里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患难之中见真情。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发现而明白人的品质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验证,只有真正的松柏才能在寒冷的环境下保持长青,这也就是说真正的君子需要的是挫折和困难,此时更彰显他的品德,君子的人格在挫折中才能展现。
比如企业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往往就能看到哪些才是值得培养的人才,对不同企业的了解我们也发现所谓的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任何困难中依然对企业忠诚,当发现这样的人就不管能力如何,必须全力培养。喜欢到处跳槽的人都不是人才,只能说有一定的才能,他的才能有可以发挥的地方他也就会留着,没有发挥的地方也就可以走了。所以有一个词,我们总是听说的叫做“胜者为王”,现在要再补一个词,就是“剩者为王”。
无论是交好朋友还是寻找企业的人才,都是在价值观的筛选下慢慢淘汰下来的,有的可能因为某些小事情就离开了公司,有时候因为一句气话离开了,有时候因为一点利益就离开了,有时候因为事情太多就离开了,有时候因为利益矛盾就离开了,总是要离开的都是他们正确的选择,我们尊重,而企业应该选择正确的人,时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其实每一次企业遇到的困难都是人才评定最好的考试。
而对于我而言,创业的路上是否有遇到困难而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真君子会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轻易放弃呢?每一次企业的困难,行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于企业而言都是重大的变革,这些事情都是困难的事情,那么困难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种机会,他能淘汰掉大部分的竞争对手。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是2-3年,千万不要被一些小小的挫折和困难所打败了而成为的逃兵,那些逃走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在寒冷的环境下被冻坏了,枯萎了。别赖上环境,把问题推给别人是小人之行,在所有的结果应该来说都是老板一个人的错误,《大学》中说,“一人定国”,指的就是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人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而企业不也是如此吗?作为创始人经营企业其实就是经营的自己,在困难中如何经营自己,在胜利中如何经营自己?
我们可以选择去责怪环境不够舒服,因为我可以说我是花朵,我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下盛开,但是冬天总会来临,你可以喜欢,但是花朵还是会枯萎。那如何让自己保持长青?只有成为松柏,在任何寒冷的天气之下依然不改青青本色。虽然寒冬,但是也有腊梅,喜欢在寒风中独行。就像这两天去一尺花园学习,在最差的疫情之后逆势增长,所有人都说营商环境不好,可是为什么他们又能如此非凡?是青松?是腊梅?已经走了16年的房产交易服务之路,我们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