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四)

大家好,欢迎来到蛤蟆的故事,上回说到蛤蟆答应了与苍鹭合作,明确了要为自己继续咨询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那我们接着蛤蟆的故事说。第一次的咨询之后,蛤蟆并没有好转,他的朋友们也都积极的陪伴这蛤蟆,陪他玩逗他笑,可是也都没有效果。终于,蛤蟆等来了第二次的咨询,这里又一个有意思的细节,那就是蛤蟆这次的咨询为了独自前去,都是已经向朋友们争取了好久的。因为蛤蟆已经从第一次的咨询里学到了一个道理: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事,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要做自己的主,长成大人。

第二次的咨询和第一次一样,蛤蟆的压力和焦虑是倍增的。不同的是这一次苍鹭先开口了:“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在这次的咨询里,蛤蟆一共回答了两次这个问题,第一次回答是不假思索的,下意识的就做出了回应:“挺好的”。这样的回答是不是很熟悉?就好像我们早上回应别人的早上好一样,不需要动脑子就回应一句早上好。其实这没带有任何的思考,只是下意识的回应,这样的回应一眼就被苍鹭发现了,所以又问了蛤蟆第二遍。这一次,蛤蟆又开始不自在了,他反问苍鹭:你说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蛤蟆从没有有意识地关注过自己的感受或者情绪,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的状态。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自己的情绪呢?还记得当第一次有人问我:你是什么感受的时候,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那时候的状态,真的是和蛤蟆一样的不自在,因为那时候我也只会用几个简单的表达情绪的词来形容我那时候的情绪,像开心呀,难受呀,不舒服呀或者没什么感受呀。那此刻不妨问问现在的你?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呢?

很明显,对于苍鹭是能理解蛤蟆的,于是用温度计上的刻度1-10为例,1代表感觉非常糟糕,甚至有自杀的想法,5代表还不算太糟,10代表非常愉悦,最终蛤蟆在1-2之间做了记号。苍鹭很睿智的从自杀的年头开始聊起,于是蛤蟆开始了自己无价值感的哭诉,从很久以前入狱的往事到最近与河鼠、獾的不好的相处体验,比如蛤蟆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很不满,会被他们责备,被他们训斥等等,但是蛤蟆又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所以你能想象,面对他们这样的对待,蛤蟆会这么处理呢?当然是承认错误,讨好别人,不管自己有多么愤怒多么委屈,只要他们继续接受自己,我改就是了。

这一次的咨询,苍鹭引导蛤蟆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因为蛤蟆发现了和面对河鼠/獾的责备训斥的时候,那时候的状态像极了自己小时候被父亲狠狠地责骂后的感受。

那关于儿童自我状态是什么状态呢?当一个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的时候,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这样的状态没有好坏之说,只是用来描述一个人实际的状态。

蛤蟆和苍鹭在咨询的最后,留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否能控制自己进入或者离开儿童自然状态呢?那此刻的你觉得呢?关于儿童自然状态的探讨也才刚刚开始,我后面接着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