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说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今天,我再次回顾蛤蟆先生去咨询的心路历程和些微变化……
第一次咨询:
苍鹭老师帮蛤蟆先生澄清了一个事实,是自己自愿来寻求帮助,而不是取悦别人。咨询面谈一周一次,需付费进行。
第一次面谈时,蛤蟆先生是被好朋友獾、河鼠和鼹鼠相拉着来的。
咨询师苍鹭个子很高,看上去富有智慧。他在蛤蟆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道过早安,接着便无声地看着蛤蟆。
蛤蟆早已习惯人们同他说话,正等着苍鹭开启一场冗长的训诫,可什么动静也没有。这一阵沉默让蛤蟆感到血液涌上头部,仿佛房间里的紧张气氛也瞬间加剧了。他开始感到相当不舒服。苍鹭依然看着他,终于,蛤蟆再也忍不住了。
(看出来蛤蟆被动的生活,常被别人左右或指挥,他特别在意身边的朋友——重要他人的意见)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从中学到了,以静制动,平和的环境下,安静的观察来访者)
蛤蟆先生学到的道理: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第二次咨询:
重新坐到咨询室,坐到这张椅子上,与苍鹭面对面。沉默又一次出现了,和上次一样,蛤蟆感到压力飙升,焦虑感倍增。
“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苍鹭问。
“你有过自杀的念头吗?”很直接的问。
现实中蛤蟆无精打采,有悲哀、病态的念头,晚上焦虑,很早就醒,睡眠不好。
蛤蟆回答:“是的,我有过。”
蛤蟆在苍鹭的引导下,“那么,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他想到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没有价值,什么都干不成。而且他认为,好朋友河鼠、鼹鼠,特别是獾,他们都受人尊敬。
苍鹭倾听,把纸巾推向蛤蟆,用心陪伴。
蛤蟆觉得好朋友,亲人,身边的重要他人对他的不理解,指责,让他感到很难过。
蛤蟆就想让他们都喜欢他。大家对他嘲讽、生气,蛤蟆会觉得不自在,觉得没脸面。但又无可奈何,把愤怒吞下,化成内疚。
河鼠指责:寒碜、邋遢、丢人现眼。你没看见你都变成个十足的混蛋了吗?
獾,又高又壮,一幅气势汹汹的样子。严厉,看到他就会想起父亲,永远都在批评我的父亲。
“蛤蟆,你这讨人厌的坏东西,你不觉得害臊吗?想想你犯的事儿,你父亲要是活着会怎么说你!”
蛤蟆庄园有个秘密通道,獾知道,可蛤蟆竟不知道。獾转述了蛤蟆父亲的话“蛤蟆是个好孩子,可是他轻浮善变。”这句话蛤蟆父亲不让告诉他。
(父亲对蛤蟆的不信任,不肯定,批评、指责)
每个人都对我不友好,感到很悲惨。——蛤蟆
第三次咨询:
老师不同于咨询师的地方:老师用讲解模式,咨询师用倾听模式。
蛤蟆感受到苍鹭全身心的关注,聚焦,陪伴。这辈子还从来没有人对他全神贯注过。
(我也是重要的)
蛤蟆认识到,父母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你能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得看走不走运。每一个孩子出生就开始学习应对生活,对自己天生的行为做出调整,应对所处的状况。对以后成人行为模式有影响。
儿童自我状态:自然型儿童,适应型儿童。
第四次咨询:
蛤蟆回忆自己,孤独的童年。
父亲,严苛。他总觉得自己没能达到父亲的高要求,而且永远也达不到。
父亲总是为这为那训斥我,用不满意的眼神看着我,总是在批评我,责备我。父亲不允许我哭~“马上停下来,不然我就对你发怒了!”父子不嬉戏玩乐。
母亲,安静,对丈夫唯命是从,在意丈夫的评价,总在看脸色。偶尔会拥抱蛤蟆。
当父亲对我发脾气,我会去告诉母亲,可她会说:“亲爱的,别犯傻,我肯定他不是故意这样对你的。”(情绪没得到释放,理解)
(在父母面前从没受到重视,关注,从不被肯定,更别说表扬,赞美了。)
蛤蟆长大后,状况仍然是这样,父亲总能找到些什么来指责,母亲也是这样,依然不被看到。
友友们,如果是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会怎么样呢?比蛤蟆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