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的工作让我身体疲乏,疲乏之余想酌上一杯茶,可看看空空的杯子,只能望杯兴叹。于是拿上空空的杯子走进教研室5接水。
好为人师的我接水之余,便询问正带一年级语文的左海波老师,看没看拷去的专家课例,谈论中觉得专家课例所学的知识甚少,还不及大赛课例更切合我们的实际教学。
不觉又谈到写作,正谈的兴味盎然时,李霞老师从教室回来,于是加入一起探讨写作的行列。
“其实我们小学的教学很是简单,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我们只让孩子们读准确,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再加上孩子们的想象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即可,没必要讲的支离破碎,破坏了孩子们应有的想象思维与认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我们教读下,孩子们还是不会写作,那是为什么呢?”李霞老师笑眯眯地说出自己的困惑,向我求教。“真的,王老师!那是为什么呢?我感觉当一名语文老师压力特别大!”左海波老师咐和着。
“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教读课文时,应有文体意识。比如:儿童诗、童话、寓言、神话、说明文、记叙文中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有小说。在我们小学阶段先让孩子们知道一篇文章的体裁,这个体裁的文章有什么特点,再选择如何去教,带着写作的态度去教课文,是不孩子们就会写了呢?”
“比如确定是一篇写景文,所有写景文立意都是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其次就是通过景物颜色、形状、动态、静态等的描写,写出了景物之美,最后是写作顺序。”“王老师,你说空间顺序和方位顺序怎么区别?”李霞老师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向我提出质疑。呵呵呵,在谈论教学时我总是当仁不让,侃侃而谈自己的所知。
面对二位老师疑惑的眼神,我又打开了话匣子:“空间顺序就是站在某一个点上去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南到北,还可以从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可方位顺序就是以东西南北的观察。”“那么是不是空间顺序包括方位顺序呢?”“可以这么讲!”
“老师,您辛苦了!”甜美的下课铃声中断了我们的讨论。我们的讨论甚是愉快,“王老师,下次多来我们办公室,满满的正能量。”左海波忽闪着明亮的双眸,嘴角挂满了笑容,满足地说着。李霞眼晴眯成了缝,嘴里表示着赞同“就是,哈哈……就是。”
带着教学,带着满足,随着嗒嗒嗒的脚步,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离开了教研室5,每次到教研室5,都会收获一些知识。不管是做人的道理,还是教学知识;不管阴雨淅沥,还是阳光明媚,都会给我启迪。
后记:
夜弥漫着整个空间,电灯上演着它的存在。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着《 孙绍振:2019年高考作文两大亮点以及演讲稿》的论文,理解着专家的语言,细细回味着我们的教学。
忽然又想起下午的研讨,陷入沉思……急忙打开浏览器去搜索空间顺序与方位顺序的解释。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 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常用这种顺序。
【方位顺序】条列式结构方法之一。按涉及到某地区或某单位的情况时,以其方位顺序,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或以沿铁路线、顺河流方向为序,来安排文章层次和材料。常用于通告、指示、通知、通报等文种。其特点是确立一个中心点,以此扩展排列,穿针引线,将各条按方位走的“线”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样的解释让自己惭愧不已,暗羞自己的“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哎……教育教学路上我们都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来不得半点马虎。
皓月当空,月朗星稀,皎洁的月光挥泻在凝碧的紫丁香上,时绿时墨,窗前的我红着脸反思——纳于言而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