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本男人叫青田耕平,三十九岁,丧妻,和一个五年级的儿子相依为命。
职业是作家,不是很红的那种,十年前摘得一个新人奖后正式步入文坛,本以为从此会声名鹊起,没想到十年之间就只有一部作品小小轰动过一时,其他的十四部作品都在初版发行后积压在出版社的仓库里。
新进在创作的小说初版原计划是八千本,但猛然就削减到了七千本。
刚出道时曾有十多家出版社向他发出过热情的邀请,而十年间一家家减少,到目前只剩下了三家。
文友写的作品比自己的好,风头盖过自己,让自己羡慕嫉妒恨并陷入深深的自卑和迷茫中。
生活上,没有了妻子,自己熬夜赶稿之后还要起早给儿子做早餐,要买菜做饭送儿子上学,还要去学校听课,回来又要拖地洗衣服,还要费尽心思给儿子准备晚餐。
要命的是,儿子还在班里跟同学打架了,正在改着稿的耕平不得不又急匆匆赶往学校。
有心想给孩子找个新妈妈,又始终放不开最初的一步,不仅是因为还在想着死去的妻子,也是怕孩子接受不了。
一天一天,想着再过二十年才能还清的房贷,想着还要十多年才能大学毕业的儿子,想着很快孩子就远离自己剩下自己孤苦一人,想着自己就那么温吞而平淡地过一辈子,耕平的心里如万千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他觉得:那些无条件可以得到幸福的人选里,或许作家早就已经被除名了吧。
其实,人在中年,有多少人不是和耕平那样觉得自己是被幸福除名的呢?只不过,他是作家,而大多数的其他中年人是主持人、演员、清洁工、高管、普通职员.......而已。
人到中年,大家都不容易,只是,我们再怎么彷徨无力,也必须要咬牙前行,正如这本书里的耕平。
《孤独小说家》是日本作家石田衣良的作品,这本书腰封上的宣传语是“十年前的梦想,如果还没有熄灭,就让它永远燃烧吧!”但其实它并不只是一本鸡汤文,而是一本温和的有着淡淡孤单和忧伤却又充满坚持与力量的书。
虽然生活不易,他仍然笔耕不辍,坚守梦想。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候,正是你离梦想最近的时候。
你只需要再站起来一次。
01 他的职业是作家
我们普通人的关键词是朝九晚五,三点一线,开会、邮件、客户、生产、业绩,而作家的关键词则是文字、熬夜、灵感、素材、赶稿、编辑、获奖、畅销。
普通人关心的是成交,是业绩,是打卡,是福利,是年终奖和晋升,而作家关心的是文字,是截稿日期,是书卖得如何,是能否获奖,能否一举成名天下知。
很多人都以为作家内心清静,才思如泉涌,其实,作家也是普通人,为生计奔波。作家笔下流淌出的,对于别人来说是作品,对于自身而言,很可能就是下个月要还的房贷,是孩子的学费,是柴米油盐的开支。
比如书中的耕平,他一年勉强自己写出两部作品,但年收入其实和普通上班族没有两样,而且还没有福利,没有企业年金。他不能不写,如果不写,他和儿子就活不下去。
作家世界也是一个等级分明的世界。畅销作家年收入上百万上千万都有可能,只是这类极品终究是极少数,大多数还是像耕平这样勉强可以过活的作家。
虽然耕平的梦想是当一个小说家,可以写自己的故事,只要写的书读者爱看,只要生活小有富余,他就很满足,但是一想到还要再过二十年房贷才能还清,还要再过十二年儿子才能大学毕业,再过十多年儿子就会离开自己剩下自己孤单一人,而再过十多年后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写出好看的故事,究竟该怎么度过余生,他的脑子就会被这些事情纠缠起来,斩不断,理还乱。
还有现下的日子里,要承受截稿日期的压力,要熬夜写作,要给孩子做饭,辅导孩子功课,还要搞卫生,洗衣服,参加孩子的学校活动,甚至累得睡倒在孩子教室,还要考虑自己的感情,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到作为一个单亲父亲兼作者的孤苦和疲累。
虽然对于他来说,写小说本身是件开心的事。殊不知,当兴趣变成工作,随之而来的压力会夺走很多快乐。
合作的出版社减少,书的印数减少,这意味着耕平拿到的稿费会降低,生活又会拮据一些。他也曾经想过去找一份工作,但是十年了自己只练就了写作的手艺,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会。
玩转不了工作,也无回头路可以走,处于这种进退两难境地的耕平,只能独自承受着难以向他人明说的烦闷。
懂事的儿子看出了爸爸的苦闷,安排了出游,在看到油菜花旁不显眼的蒲公英时,耕平感叹:“这朵蒲公英不就是自己么?即使无人欣赏,也可以骄傲绽放。如果说,所有的花都有自己的美丽,那作家不也一样吗?”
在耕平从事写作之前,“他曾认为只有德才兼备、人格高尚的人才配当作家,看来并非如此。小说家就是一群普通人。”
这就像是我们羡慕的很多职业一样,表面上看起来的光鲜艳丽背后是不为人知的点滴汗水。
那些看不到的,说不出的,流淌于细碎的生活中的才是现实。作家、主持人、演员……不管职业听起来多么靓丽光鲜,回到家,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不同的是,作为作家,无论已经写完多少部作品,在写下一部的时候,还是成天被不安和紧张包围,冥思苦想着该如何才能突破上一部的极限,以至于丝毫不觉得轻松了稍许。一个普通的工作职员,到四十岁左右大概可以做到公司中层管理的位置,可以稍稍远离生产第一线,即便是偷点小懒也无人苛责。但是作家不仅自始至终孤身奋战在最前线,还没有部下可以支使。
而且,在小说这个艺术世界里,作家的成长并不像是爬楼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而是以某一本书为契机突飞猛进的。只需要一本轰动小说或者一个文学大奖,就可以把一个作家以往出版的所有作品炒个火热,不但作家的知名度大幅提高,而且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02 他虽然平凡,但他是个好爸爸
自从老婆意外车祸去世,他就开始独自一人照顾着儿子。在彻夜赶稿的清晨给儿子做早餐,在喝酒晚归的半夜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即使睡眠不足也坚持参加学校的课程旁听,小心翼翼征询儿子是否要新妈妈,每天挖空心思给儿子做美食,发现儿子原来打同学是因为要维护爸爸时感激道歉,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见证儿子骑自行车、背九九乘法口诀、煎蛋、恋爱,耕平觉得,见证孩子的成长才是他最开心的事情。他最想给亡妻看的,不是自己的新书,不是文学奖,而是儿子的成长。
虽然有时候也会感叹如果儿子能像小说中更听话一点就好,也会被儿子气得肝火直冒差点揍人,也会感叹“孩子大了自己老了”,也会惶恐儿子终有一天离开自己,有时候也会自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把儿子培养得很出色了?是否真的只靠自己一人之力就能给儿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
但是,和我们所有这些中年父母一样,耕平始终在努力做个好爸爸。
03. 成名路上几多艰难
十年耕耘,籍籍无名,做饭洗衣,艰苦持家,这和人们印象中的泡一杯茶或者冲一杯咖啡,悠哉读书写作的作家印象不同。即使这样,耕平一直坚持着。不管是为了生活,还是为了梦想,他从未停过。
但是,多少次,他也自我怀疑,自我迷茫,甚至当自己的朋友获得大奖、风头无限的时候羡慕嫉妒恨,但想到儿子,想到朋友,想到家人,他总是又一次次把自己唤醒,暗暗埋头努力往前冲。
虽然也梦想着自己能得大奖,但更多时候是自卑,觉得得奖的可能正如六月飞雪那样渺茫。
“这十年,他不是没有过梦想,只是当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关在梦想的门外,所谓梦想本身都已经疲惫不堪了。”
当朋友们说自己有可能入围的时候却又莫名期待。
终于有一次成功入围,开了生平第一次现场签售会,耕平的事业好像有隐约亮色起来的希望。
不过,结果还是落选了。
历经十年的惨淡经营才好不容易首次冲入重围,下次会是什么时候?自己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吗?
失落、空虚和无助,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不过,虽然无缘大奖,但入围已经让耕平备受鼓舞。
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耕平又一如既往进入写写改改同时洗洗刷刷的普通生活中。犹犹豫豫、迷迷茫茫中顶住生活中的压力,期待明天崭新的开始。作家的工作成果都凝结在书本上,极容易计量,然而做的事情其实跟普通职员没什么两样。
当又一年过去,《父与子》入围直本奖的时候,耕平从容了很多。比第一次入围时,少了些新鲜感和激动紧张,多了一些淡然。当确信得奖之后,耕平感受到了无数细小的喜悦。
十年的拼死努力,终于得到小说之神眷顾。
耕平的获奖感言里说到:“在生活苦不堪言的时候,在人生失去方向的时候,在厌恶一切的时候,无意中拿起一本书,它能推你一把,让你迈出新的一步,让你产生重新面对社会的勇气,连一本滑稽可笑的书里,也有拯救生命的力量。我非常荣幸能一直不舍不弃坚持写到现在,也感谢书籍世界带给我的一切。”
岳母娘在台下哭泣,耕平眼里也是满含着泪水。
这是委屈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
04 写在最后
没有一种好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一种幸福是不经历痛苦的,没有一种成长是不需要努力锤炼的,没有一种收获是不需要努力耕耘的。
人到中年,我们活着要有一种气度,这种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