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篇水文,不是因为内容口水,内容本身是很干的,但是不知道大家看完会不会有咸湿感?
前几天一位程序员的老婆,名叫Emily,写了篇新媒体佳作,不仅轻松刷爆朋友圈,而且还收获了40万的打赏,顺带还帮老公找到了新工作,据说当事人要进阿里。
这年头娶一个能写文章,而且能写出好文章的老婆,是何等的重要!
但是,倘若你没这个福分,那你就唯有自己学习写作了。
很多人问,新媒体写作这个事情的诀窍在哪里?
答案:下半身
写作的本质在于操纵读者的情绪和情欲,所有的写作技法和笔墨,都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情绪变化,调动欲望。
很多人会和我抬杠,情绪不是应该由大脑产生吗?怎么会和下半身有关系?
答:这是种形象化的打比方,指的是新媒体写作所需要达到的目标,让读者看到文章后产生“高潮”,最好是从写出一个能让读者一看就“嗨”的标题开始。
为什么很多文章读起来干涩,不顺滑,无法引起读者的快感,就是因为没用充分调动读者的情绪和情欲。
文章,味如嚼蜡,就如同sex交没有润滑一样。
所以,什么文章的阅读量比较高?
鸡汤文,让你时不时皱起眉头,反思下自己过去几年是不是白活了,最好还把你搞的痛哭流涕,然后重新做人。
恐吓文,“某某人屎了,就是因为忘记这件事”云云,标题就吓得你哆嗦,马上点开看看,好像不看随时要挂掉一样。
科普文,是公号文中的清流,颇有难度。因为要给你无中生有地科普一个东西,不仅要浅显地讲明白是什么,还要提供一堆证据证明了解这个事的重要性,同时文字还得有趣,不然把你看睡着了,就枉费了作者的心思,白写一通,所以科普文比较考验功底。
情感文,“我爱的人,Ta不爱我”这种炒了无数次但次次管用的题材,堪称镇号之宝。那一个个缠绵悱恻,却始终不能搞在一起的痴男怨女的故事,总是能够让你拿起纸巾擦一擦,当然擦的是眼泪,不然你还以为擦的是什么。
能够让你准备好纸巾的,还有小黄文。
小黄文的确是新媒体界的“核武器”,因为它给你提供了无数想象,语言轻佻,器官串词,直接去撩起你的人类本能,这样的文章会让你欲罢不能,要完一次还想要,直到筋疲力尽,眼睛干涩,才放下手机,去拿纸巾。
小黄文必须得多说几句。
还记得高中时语文老师在课上讲金瓶梅,原话是“金瓶梅乃性描写的旷世之作”。自此启蒙,而后便时不时抱着从旧书摊搜刮来的一个本子,躲在被窝里细细咀嚼。
当然,和高晓松老师比,条件差的太远了,无法和他那翻到烂的四个本子匹敌。
可以说,在那个还不知道苍老师、波多老师的青葱岁月里,这本奇书验证了我身上的一个特质:闷骚。
注意,这不是贬义词。对于一个新媒体作者而言,闷骚是一个优点。闷骚的人多少身上会多些情趣,不会是个闷蛋。对于人的情绪,对于人性欲也会有更加敏锐的感觉,而感觉是写作的源泉。
如果实在要说写作需要具备什么先天素质的话,那可能就是感觉。对生活,对周围一切的感觉。你看到,听到,亲身经历,旁观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你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很多人说,我经历少,没那么多人生感悟,没东西好写。
那我只能恭喜你,说明你没有遇到什么能让你“掉血”的事情,三观是正的,内心是阳光的,同时你也是不适合做新媒体的。
写作素材需要来源于生活,但是这个生活多数得是别人的生活和经历。好比,一个悲剧作者,他素材的主体一定是来源于别人的生活和经历,否则如果全是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么多悲惨,你觉得他还能活着写文章给你看吗?
你所要做的,就是感知,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
如王小波所言:
“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摘自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读者的情绪容易被操纵吗?
2016年底的时候,《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不仅刷出了我们的同情心,还卷走了200多万的捐款。随后,事情出现反转,我们大骂:骗子。瞬时间责骂声盖过了一切。
而时隔仅仅几个月,《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的文章再次让我们激动不已。几个月之前的愤恨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
可见,我们情绪的变化要比性冲动来的更加容易些。
对不起,今天我说了很多实话,也写的挺黄。
很多人估计不大喜欢操纵这个词,其实我也不喜欢。因为作为一个写文案的,我在操纵读者情绪的同时,自己也被操纵着,比如听了罗永浩的相声发布会,非要买一部锤子,好像不买都他妈的不是人,对不起这个胖子一样,毕竟你看人家这么努力,这么有情怀。
但是,今天说的一切都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