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每天的时间都是珍贵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也在不断的充实自己,为更好的自己努力学习积极储备知识。
新的一周开始了,语言是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尤其是作为一名教师,跟孩子们交流时、上课时、讲故事时......当语言标准规范,字正腔圆,才能给孩子们最好的示范;当你的语言阴阳顿挫,富有感染力,才能足够吸引孩子,让他们的注意力一直都在你的身上。而这要靠努力练习和坚持不懈!
所以从本周开始,我们以书会友,在每周三的时候我们在级部内进行音频的发送,认真的倾听每一位老师的音频,每个人的声音都很有特色,也很有代入感,吐字清楚,声母韵母,ZCS读的更加标准。这是我个人应该该学习的地方,还有一点我认为在阅读的时候需要更加的注意那就是,字词的准确性,有很多字都是多音字,那在读的时候就不能随心所欲,需要理解这个字在里面的意思,什么场合什么句式能够运用到里面。比如说谁:有两种shei二声shui也是二声,那在句式中该怎样读呢,利用百度查阅了一下,发现,读shei的时候是表示疑问❓指什么人,读shui的时候是在重要场合以及诗歌朗诵。所以我认为在故事中是谁丢的袋子,中的谁应该是读shei,在讲故事的时候每个字都要去斟酌。你就是小朋友的榜样,你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会记得,所以语言的魅力是无法估计的。
这个周参加了第四次的“读书沙龙”活动。老师们都对自己阅读的书籍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能够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细致的分析,我认为这也是我学习的地方。在其中曾老师的《孩子你要慢慢来》这一书,教育不是快餐,我们教育的是人不是作品,我们要慢下脚步来,看看孩子们的世界。师幼之间的等待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要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给孩子多一些的时间。不要急于求成,抹杀掉孩子最后想要开口表达自己的机会。
在阅读了《优秀是教出来的》之后我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我们班里有个孩子,是公认的“捣蛋鬼”,刚进班我就被这个孩子给吸引了,他所做的每件事都把一个中班孩子身上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集体活动中,小屁股总是挨不到凳子上,在户外活动时,总是跑的最“欢”的一个。对于这个孩子,我总是试着与他交流,刚开始可能对于新老师比较陌生,我每次找话题跟他交流时他都会简短的回答着,或者不回答就跑开了。可是我依然不放弃,继续每天找一个话题跟他交流,慢慢的,他开始敞开心扉的跟我交流着,有时早上来了总是第一个跟我问好,有时还会开玩笑的跟我比比谁的手更有力气。慢慢的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有什么事情总是很乐意的找我帮忙,而他做错一些事情时我会告诉他,这样不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与孩子交流,我们要习惯的蹲下来,这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同时让孩子体验到我们对他们的爱。
每天都学习一点点,最后积累起来的一定是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