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算得上是一个很经典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小红帽”的小姑娘,独自去看望住在森林里的生病的外婆,途中遇到了狡猾的大灰狼,大灰狼吃掉了外婆和小红帽,最后又被机警的猎人杀死大灰狼,剖开狼腹解救出来的故事。
故事的宗旨乃是告诉小朋友们要听父母的嘱咐,遇到坏人要谨慎,防止上当受骗。
小时候自己读《小红帽》的故事,会觉得:大灰狼实在是太坏、太可恶了,竟然吃了外婆和小红帽,不过幸好最后大灰狼被打死了,外婆和小红帽也被解救了出来。
而今,给孩子们阅读故事。总是会禁不住去想:狼吃人怎么会整个吞进去,又不是蛇,这也太不符合逻辑了。这样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会不会以为小红帽被吃掉了也没有关系,反正还能救出来?
上次给孩子们讲《哪吒闹海》的小绘本。中国经典的神话故事嘛,并且是精简得几乎只剩个大意的绘本,我并没有深究细想或者是一定要琢磨什么寓意、用意来告诉孩子们。
孩子们听完却立即问:“哪吒胳膊上的红带子是用来干什么的?”
爸爸回答:“这个叫混天绫,是个武器,可以用来捆人。”
又问:“哪吒在荷花里出生,难道他是荷花仙子生的?”
“怎么会是荷花仙子生的呢,他是因为原先的身体死掉了,他的师父用藕帮他重新做了一个身体,所以才会在荷花里出生呀。”
“那他能吃吗?”(喂喂,孩子你的思路跑偏啦……)
瞧瞧,在我看来没有逻辑问题的故事,孩子们都会发散出这么多疑问,有逻辑问题的不是更会误导了?
很多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用成人的思维来思考都有很多的逻辑问题,但孩子们很爱听。孩子要听,我担心误导,那怎么办呢?想来这就跟大人追小白言情文、偶像剧一样,明明知道漏洞百出,仍然一边吐槽一边追。那就故事讲完以后实话告诉她们:这只是个故事,会有一些夸大或者夸张,实际生活中小红帽如果被狼吃了,猎人即便打死了狼,也救不出来的。
孩子们听完一本正经地和我讨论了一番狼和蛇的吃饭方法问题……(呀喂,孩子们话题又跑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