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师范毕业,教授过我的老师大约有四五十个,给我影响最深刻或者说给我的人生有重要改变的老师要数孟老师、柴老师和李老师。
孟老师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兼体育老师。他那时约五十多岁,戴一顶黑色呢子帽,背微驼,讲完课后,坐在讲台边抽着旱烟。数学课孟老师对于做错题的同学的惩罚是:砍三砍。只见他一手拿着教学用的木头三角板,另一手捋着同学的脖子,拿三角板在脖颈处,哐,哐,哐,砍三下。被砍的同学龇牙咧嘴,我们哄堂大笑。
孟老师很乐观。最有趣的是孟老师上体育课,那时叫军体课。学校操场在学校外面,常常被村民占着晒麦子、玉米、大豆、红薯干。夏天,孟老师把我们带到小河边的大杨树底下,我们坐在地上,听老师讲故事,我记得老师讲过《三家巷》、《肖飞买药》,孟老师讲故事风趣幽默,比如说一个人小气鬼:说大话,使小钱,走亲戚,挎小篮儿。形容人吃里扒外:这个人吃谁向谁,恨谁咬谁,胳膊肘儿往外拐,掉炮往里打。说一个老头混账叫他杂面老头。我们最喜欢上军体课。冬天,学校在教室前面靠黑板的墙角,那泥巴砌一个煤火,烧散煤。老师坐在火边批改作业,我们都借着问问题去借光烤烤冻得冰凉的手。
第二位老师是初二时的数学老师柴老师。柴老师是个齐耳短发的女老师,个子不高,那时三十多岁,听力好,目光敏锐,能看的人心里去,我们都不敢看她的眼睛。
上数学课,我们一个个做的端端正正,不敢有丝毫懈怠。有时趁柴老师背过身在黑板上写字,那个同学在下边用手指弹一下笔挎子,只见她一身“嗖”的一下,一个粉笔头砸在那个同学头上,我们看着自己的脖子都会不由自主的如电光石火般的一缩,仿佛她的后脑勺长着第三只眼,我们一个个正襟危坐,注意力可谓高度集中。更可气的是当你放学时排着路队要走,她会叫住几个作业写得不认真的同学,你,你,还有你,留下,说着拿过作业本刺啦刺啦撕下来,你们几个再做一遍!看着伙伴们都回家吃饭了,尽管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叫也没有办法,只有写吧,几乎没有下次,如果有第二次,那将是抄写近五天的作业。我的胡写乱画做题马虎的病就是柴老师给治好的,“严师出高徒”这一点不假,只可惜我这徒弟不高。但柴老师数学的严谨我是掌握了。
工作后,我从事的数学教学,很多做法都是受柴老师的启发,只不过没能做到目光如电,这点我的的确确佩服柴老师,她咋听出来是我在下面弹了一下笔挎子呢?我始终不解。
李老师是曾和我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他个子高大,身材魁梧,说话声音有些嘶哑,先前声带做过手术,爱抽烟、喝酒,每天能抽两三包烟,我常常劝他戒烟,最终没能成功。
和李老师一起工作收获有三点:一是年轻人多干活,少说话。李老师常说一句话就是:“干活很少能累死人,但人闲不一定是好事”。于是,在学校那时我最年轻,不管什么事,自己劲量做,从来不问报酬。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技能。
二是工作要有提前量。李老师常教导我做工作要提前,别落后。提前可以受表扬,但是落后就可能受批评。早了,工作有时间缓冲,错了可以补救。每学期工作计划,值班安排,学生名册等等需要上交的内容,李老师都提醒我提前准备好,督促我写教学论文,搞课题研究。现在很多时候,想起李老师的话很有道理。张爱玲也说过:出名要趁早。因此决定一件事,最好的开始就是在当下。比如,学习写作,我也曾由于好久,害怕每天找不到话题,可是从3月14日至今,写了45篇,近五万字,感觉收获满满,每天都可以找到一个话题,并且在上午写出来,下午抽空修改然后日更,晚上可以安心陪孩子练琴、读书、讲故事,然后自己看书。
第三,支持上级工作。不论上级的部署怎样不合理,要保留意见,无条件支持。各级都有自己的难处,要体谅上级工作,据理力争固然好,最重要的是理解支持。
在我的工作学习生涯,因为遇到这三位老师,我学到了很多工作方法和处事态度,让我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有了坚定的信念,在此也向我的所有的老师说声谢谢。你们都是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