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孤独》的作者是雪莉·特克尔 。本书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
当下毫无疑问的是,手机作为电子产品的代表已经完全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它几乎就是我们自己的另一个投射,从一个人的手机上几乎可以完全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她或他用什么作为屏保密码,用什么样的壁纸,什么样的app,把什么图片留在手机里。手机是现代人透明的灵魂。“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这点让我十分感同身受。高中时期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他是个十分个性而且有主见的人,一次在我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我正在收发信息,而他突然严肃的和我说:“要么把你的手机收起来,要么我们以后就不要一起出去玩了。”
大致看完这本书后我回忆起那件事情,于是开始思考那时候我究竟在给谁回复信息,但是已经全然想不起来了,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和事,也不紧急,可是我已经养成了一种,一旦有人发消息就立即作出反应回复的习惯了。这或许是现代人的通病吧。
可是归根结底,我们究竟为什么离不开手机了呢,仅仅因为手机代替了信件,使得之前距离遥远的人变得更加亲密?只是这个理由就能让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电子产品代替现实中的亲密了吗,我想不见得。当拥有了手机之后,我们就不再孤独了吗,我们想要怎样的亲密关系呢。“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的关系所束缚。”是否是现实的亲密太过贴近了,而我们惧怕这种贴近肌肤、直视双眼的直白?而手机,它用一个薄薄的屏幕隔开了人们,人们可以在屏幕后放肆的做小动作,而发给对方又是另一种语气的气泡。这是一种脆弱的亲密关系,没有了所谓的“束缚”,可以轻易结束的关系。你只需要在你的社交平台上将对方删除,你或许就永远不会再见到他。这种关系轻易的从陌生人中形成,又能轻易被毁掉,重新成为完全陌生的人。
我走在人群中,人群那么喧闹,所有人都时不时低下头看手机,我也不例外。我们在一个看似喧闹的表象中,实际上所有人都被包裹在手机屏幕之中,每个人都是孤独者。上课时,一个同学或朋友坐在我身边,我们的距离不会超过三十厘米,可是我也许永远不会比她的手机更了解她。我不知道她在经历什么,有什么样的快乐和开心,也不清楚在上课中,她为什么突然笑着和手机里的另一个人对话起来。她想到了什么?我们不会再习惯给身边的人分享。
可是科技究竟是让我们更亲密还是更疏远?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我确实在网络上交到了很好的朋友,还在现实中见了面,我们的关系突破了手机屏幕;许多当面说不好意思的话,在社交app上却能平静真心的说出来;远在他方难以见面的朋友们,也是通过网络技术让我们有了频繁的沟通。
凡是总有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