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
先说个貌似题外的话题:
你知道剩男剩女是如何剩下的吗?
许多年后,他们都一样,都会发现自己其实可能有过一次以上的机会(虽然不一定吧)。可当初他们为什么没有出手选择呢?你再跟他们聊聊,他们都一样的,都认为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不求最有钱最好看……他们是这样想的:
长相不能太丑吧?
个子不能太矮吧?
人不能太无趣吧?
收入不能太低吧?
学历不能太差吧?
……
看起来,确实各个都是很一般般的要求,都没要求最好,只要求三分之一以上,咋就找不着呢?这是个简单的数学应用题,每个要求得只剩下三分之一的选择,最终,只剩下差不多的千分之四的选择——而事实上,每个人在适龄期间,能够足够深入了解的人数不超过150(包括同性),于是,得活上三辈子才有可能真的碰到。这还没有算上另外一个因素:对方也在挑!
然后,那些没剩下的人,好像在这方面也没花多少心思,就直接没有了另外一些人的烦恼——让人感觉真是“不公平”!那些没剩下的人如何想的呢?他们在这方面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他们的思考模式大抵上是这样的:
对方只要满足最重要的一条就足够了……
这就是价值观决定命运(或者说轻一点:价值观决定生活质量)的一个绝佳例子:
什么是价值观来着?价值观就是思考“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然后盯住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就这么简单。
那么,正题来了,请问:
人生什么最重要?
答案也很直接:选择最重要。
就是这样,人生的头等大事只有一个,“选择”。再进一步仔细看,人这一辈子需要拼了命去选好的机会,也就那么几个而已。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毕业了现在什么工作,到时候了选择和谁结婚,如果创业的话选择什么赛道,等有闲钱了选择什么项目投资……所谓的“大事”大抵上也就这些,也许还有别的,可总是数量并不多。
于是,大智慧就要用到这些大事儿上。至于别的地方么,难得糊涂其实是好建议。
之前的文章里,其实我们已经提到过,每个人做选择的根基就是他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就会作出不同的选择。我们的专栏,每一期都是在各个角度、维度锤炼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思考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进而在那个角度或者维度上做出选择。比如,我们知道了注意力更重要、更宝贵,那么我们就会做出很多不一样的选择;我们知道了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需求,那么我们就会做出很多不一样的选择;我们知道了投资的刚需是避险而不是冒险,那么我们就会做出很多不一样的选择……
所以,锤炼自己的价值观,就等同于提高选择质量。再进一步,做选择的更深的方法论是什么呢?一句话就能说清楚(我个人超级迷恋那种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原理):
添加必要的条件
我先给你讲讲另外一个事儿。
亚马逊(Amazon.com)现在已然是互联网巨头,它也是地球上的一个真正成功的电商企业(Amazon 1995年成立,Ebay 199年成立,Netfix 1997年成立, 阿里巴巴1999年成立,京东商城2004年成立……)。那么亚马逊选择的的一个商品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是书。
大家有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亚马逊选择的商品是书,而不是别的什么呢?杰夫.贝索斯在一次私下里分享中提到他们当年为什么选来选去,最终选择书作为他们的主营产品:
市场一定要足够大;
品类必须有长期成长性;
消费者复购率要足够高
更重要的关键在于,我们要选择一个售后成本很低,甚至干脆没有售后服务的商品!
再一次,这又是简单的数学选择题:如果,在每个条件中,都严格地去掉90%的选项,那最终,就是一万个商品里,只有一个能够满足条件……事后复盘之时,所谓的“秘密”就会显得过于简单,可实际上,简单并不等于容易。能够做出这样高质量的选择的任何团队,做不成大事才怪呢。
我们再把选择的深层次方法论重新断句理解一下:
(添加)(必要的)(条件)……
每增加一个条件,选项就会大幅减少;如果有没必要的条件掺杂进来,那么就会提前使得自己“全无选择”。这很可能是绝大多数人最终放弃深入思考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进行选择的时候,掺杂大量的不必要条件,搞得自己最终显得“根本就没什么选择”,于是觉得那种“深入思考”根本就没有意义——笨一点的,就直接成了“伸手党”;聪明一点的,不自觉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坑:整天讨论“人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选择”这类因为含混其辞所以始终不可能有明确答案的“哲思”……
现在我们知道了,所谓的选择,就是增加条件,但也明白了,那条件必须是“必要的条件”——选择,是在我眼里“奥卡姆剃刀原则”最应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地方。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Wikipedia上看看“奥卡姆剃刀法则(Ockham's Razor)”究竟是什么。“若无必要勿增实体”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的解读——事实上,奥卡姆以很多种方式陈述过这个法则。而在选择上选择应用奥卡姆剃刀原则,是用“类比方法论”,思考: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到什么地方?结果发现,再做选择的时候:
一定要尽量做到只考虑且不遗漏那些最必要的条件。
剩男剩女之所以剩下,很可能是由于把太多没必要(或者没那么必要)的条件放进来,进而导致选项全部被过滤掉。而亚马逊当初的选择最终被证明是极为明智的,肯定是由于他们在选择的时候,只放进来那些最必要的条件并确实严格依据那些最必要的条件去筛选,最终找到那“难得的选项”。
当我们讨论成功案例的时候,一个很普遍的说法是:
我就不信这些当初他们都想不到了!
事实上,高质量选择者,不是“什么都想到了”,而是尽可能做到了“想到那些必要的条件”——无论是谁在任何时候做出的选择,最终都要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所以,即便现在足够正确了,最终也不一定成功,但胜算更高,这是很显然的,是吧?
我个人是每天都有一点进步的,但不断进步也有坏处,那坏处就是“经常不太愉快”——因为总是感觉“昨天的自己蠢死了!”(真是恨不得用更狠的脏话……)比如,当我在2017年回头看2016年自己的投资决策(2015年的就更别提了),发现有些项目早就死掉了……复盘自己的决策过程,最终的结论总是一样的:
当初在选择的时候,要么是干脆忽略了那个必要的条件;要么是在某个必要的条件上没有做到足够苛刻……
就这么两个原因,完全没有其他任何理由。
观察别人,反思自己,四处求教,海量阅读,搞来搞去,最终的结论都是一样的:
绝大多数人在重大选择上毫无能力。
绝大多数人甚至干脆回避认真思考重大选择(无非就是筛选必要条件,和用条件严格筛选)——然后把自己有限的宝贵注意力放到鸡毛蒜皮的事儿上纠结一切。从这个角度望过去,还是一样地结论:绝大多数人(包括两辈子之前的我自己)根本不配做投资,因为投资是最最看重选择的行业啊!因为绝大多数人回避真正有意义的思考啊!因为绝大多数人就是不回避也想不出所以然啊……其实,想想看吧,古人常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不过是在描述绝大多数人的状态。
对待重大选择的态度越来越严肃,越来越认真以后,怨天尤人的念头就彻底被根除了。年轻的时候,我偶尔还会顾影自怜一下,觉得自己运气太差,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思考的深入,越来越觉得,都是自己的选择能力差造成的,甚至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现在一切的尴尬,最终都是当初自己选的……把时间拉得越长,这个结论越确定。
我当时在新东方的同事,后来创办Cobuild基金的铁岭,曾经淡淡的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她无论说什么话都是淡淡的姿态):
所谓成功的创业,就是一帮解答题高手做对了选择题。
事实上,许多年前我在写《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时候,也提到过成功的公式:
所谓的成功,其实只不过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
然而,在十多年后,我这么一个勤于反思,勤于思考的人,依然经常懊恼已经做出的一些选择,说明知易行难的程度实在是太高了吧?很难的,真的很难。
铁岭还淡淡的给我讲过另外一个创业方向的选择原则:
1、高频
2、刚需
3、大市场
后来,我看到创业项目的时候,跟创始人聊天,常常这样聊一阵子:
都说创业方向的选择,要满足高频、刚需、大市场这么几个条件,你怎么看?
你觉得自己这个项目满足这些条件吗?为什么?
如果有不满足的地方,能告诉我为什么无所谓吗?
接下来的短短十分钟谈话,基本上能很明确地给我一个大致的判断依据,能告诉我这个创始人究竟是不是一个很认真严肃深入地对待自己的重大选择的人,真的是屡试不爽。并且,如果一个项目后来终究失败了(其实失败的比例总是高很多),而后我自己复盘的时候,回头望过去,百分之百都是因为那十分钟谈话里的一些蛛丝马迹被我彻底忽略掉了——只能说明我自己也欠修炼,路漫漫其修远兮!
很明显,选择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明显属于只能通过后天习得与锻炼的能力。所以说,选择能力,肯定是平时一点点锻炼出来的。练习的方法也很简单:
1、面对任何一个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当然要从小事儿练起),都可以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筛选条件;
2、为每个条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1-5分;
3、考虑每个条件必要性,打分只有1和0,有没有必要,有没必要;
4、30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急!因为还有下一步……
5、第二天再花30分钟重新仔细过一遍——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高,那么就可能重复更多次……
做记录很重要,很多人最终之所以很纠结,是因为他们从来不做记录,总以为自己“聪明到什么都记得住”——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总是忘掉很多东西的,尤其是重要的东西…… 并且,事实上,记忆力好坏与大智慧(或者说真聪明)并不是完全正相关的。
只要有记录,就可以回顾,就可以反思,就可以改进,就可以提炼,就可以通过不断雕琢最终形成完善的价值观体系——而最终,这恰恰就是绝大多数人彻头彻尾地欠缺的好品质。并且,保持记录,很可能是解决绝大多数人“遇事乱纠结”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不要小看积累的力量,时间久了,那些曾经用过的筛选原则,总是可以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用上——不信走着瞧。
思考与行动
1、现在回头看,过去你做过的排名前三的重大决定分别是什么?决策质量高吗?如果高,为什么?如果差,又为什么?经验教训分别是什么?(这都够自己反思几万字的了……)
2、单独准备一个本子,用来记录自己的“决策过程”,其实就是遇到选择的时候,把文章里提到的那五个问题反复回答很多遍……
3、经常观察别人的选择结果,逆向“猜测”、“分析”他们的筛选条件,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会认为这一条是必要条件?我认同这个条件的必要性吗?如果认同,严格到什么地步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