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2点多发现小丫头发烧。
一测体温已经到了39度,就赶紧把她弄醒吃退烧药。小丫头嚎啕大哭死活不肯吃药,在威逼利诱,好说歹说之下终于吃了。
喝了退烧药就松了口气,但是过了一会儿她吐了,然后就给她擦洗身体顺便物理降温,换衣服,等到这一切折腾完,已经凌晨四点了。
好在体温也降到了38度以下,于是睡觉。早上6点多起床,怕她醒了再烧就没有上班,结果小丫头早上起床后不想吃饭,喝了点奶之后又开始呕吐,然后又开始有点烧。看她那难受的样子,怕她是比较严重的胃肠炎,于是就想着还是带她去医院看一下医生。
去之前特意找人问了一下,结论是发热门诊的核酸一般三小时出结果,然后就可以回家,所以最终决定去医院。
去到医院已经差不多十点,到了专门的发热门诊的入口要扫三个码填写小孩的信息,一顿手忙脚乱之后终于弄好了,却只放一名家属进去,我老婆力气小,很少长时间的抱孩子,这个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抱着小丫头进去,因为小丫头不舒服就要赖妈妈,死活要跟妈妈一起才行。
我老婆进去之后就跟我说很多人在排队,小丫头喝了点水却又吐了一身。我在外面收到消息赶忙回家拿了两身衣服,好在这次把我放进去了。我进去之后发现她们还没有挂到号,终于挂完号以后验了核酸,再进去候诊室,看到叫号的屏幕,大概排在35位的样子。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候诊室里面都是发烧的小孩和家长,整个儿童诊区和候诊室都是临时的板房。候诊室很小,里面摆的几排凳子已经被先到的人瓜分殆尽,本来中间的凳子贴着禁止坐人保持距离的标志,但是还是都被坐满了,我老婆看到这群明显病的很重的小孩更加不肯加入其中,于是我俩轮流抱着小丫头站在靠近门口通风较好的地方,翼望着快点轮到我们。
结果到了下午两点多才轮到我们,好在小丫头一直烧的不太严重。医生快速的开了两个化验单,做完化验又等了一个小时出了结果,医生看完结果判定是病毒性感冒,开了药,取药也是临时的一个棚子,应该是在药房配好后专人拿过来的,所以时间要久一些,半个小时后取到药。
全程搞完,从上午10点到医院算起,下午4点才拿到药。这还是化验和药两个环节都是直接在公众号上交的钱,估计如果这两个环节去排队缴费又要多花一个小时。
最后两点感想,一是发热门诊已经开展了应该快3年了,一开始是应急性的,条件简陋一些可以理解,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了这么久的时间,几乎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医院应该要考虑加大一些投入,最起码候诊的座位要充足一些,如此拥挤的候诊室极易引发病毒的传播;二是发热病人候诊时间过长,如果是高热不退的小孩候诊等这么久还是挺危险的,今天上午一直只有两个诊室开诊,下午开始增加了一个才快了一些。
有些事情可能的确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人手不足,条件有限等等,但是有些流程性的问题是可以优化的,比如大家其实一直在等医生开单去做检查,检查之后再等结果,无形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我观察了一下,检查的地方一直是没什么人在排队的,那么是否可以对于疑似常规感冒,可以安排一些护士甚至自助机先开一下验血和流感咽拭子等常规检查的单,然后医生就可以直接看检查结果,当然有些人可能不愿意先检查,但是最起码可以考虑提供一些类似的选项。
最后,今天真的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