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毕业于两所师范大学,身边的同学几乎都是老师,小侠也要祝贺各位老师们节日快乐。
今天呢,我们就聊聊武侠中的老师,谈谈“一个好老师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
当然这个这个,实践出真知,一个老师的好坏,不是我们说一说就能评定的。大学教授,哪怕他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如果教出的学生糟糕透顶,我们也只能说他是一个好的学者,而不能说他是个好老师。
所以说,评判老师好坏的唯一标准,是他们的学生。
我在武侠世界就找到了一对绝佳的样本:张三丰和王重阳,他俩简直太适合做比较了。
看一下他们的属性:性别男,道家武功练习者,同时代毫无争议的天下第一,名门大派的创始人,发明了一整套门派武功,武学大宗师,并且还,咳咳,都是处男。
俞莲舟、张松溪、莫声谷三人来到师父云房,知道师父正以“纯阳无极功”吸取无忌身上的阴寒毒气。张三丰并未婚娶,虽到百岁,仍是童男之体,八十余载的修为,那“纯阳无极功”自是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最重要的是:王重阳有全真七子,而张三丰有武当七侠。
看看,看看,连人数都是一样,是不是摆明着要我们比较啊?
武当七侠就不说了,那是相当给力。首先说这武功水平,宋远桥可以和白眉鹰王对掌而不落下风,谢逊也认为,宋远桥早已经是武林的第一流人物。至于俞莲舟等人,也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狠角色,这么说吧,武当七侠中最杰出的几位,其水平放到其他门派都够做掌门的了。
至于侠义精神,那更不必多言,但是七侠之间那种生死相惜的兄弟之情,就已经够打动人了。这七人虽非一母同胞,却早已经胜似亲兄弟。
而全真七子……对不起要我去笑一会。
就算他们中间武功最高的丘处机,放在武林中是个什么水平?可能也就跟霍都打个平手吧!其他人……不说别的,基本上有强敌来袭,全真七子也就只能靠真武七星阵多打一,单挑都不行。
如果武侠世界有奥运会,请全真七子去表演一下团体操也是极好的。
至于侠义精神……好吧,请大家回想回想,全真七子可曾真正做过一件行侠仗义的事情?反过来,全真教的内斗倒是蛮厉害的,最后差点整体投降蒙古大汗,这应该不是偶然。
你说,同样都是大宗师,怎么教出来的人,咋就这么不一样呢?
肯定不是能力不够。两人都是天下第一了,教出来的弟子也得有个下限吧,可全真七子,真的有点打破下限了……
为什么呢?
首先,在教学态度上,王重阳根本就不对。
你说,你一个抗金义士,半路出家的道士,武功是不是你立教的根本?没有武功,全真教怎么扩张、自保,怎么发扬光大?地盘都没有了,你还臭美啥?
但是,王重阳对教授弟子武功的态度一直很不积极。书中多次提及,王重阳更希望弟子们钻研道法而不是研究武功。所以,冲淡恬和,道法深厚的马珏被立为掌门,武功最高的丘处机被忽视。
好了好了,你作为老师,你自己都跟学生表态“上学没有用赶紧憋上了”,还怎么指望学生能学好?!
而且,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跟王重阳从头学到尾的只有早早就跟他认识的周伯通。而周伯通的武功是非常强的,反而是他的入室弟子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教导。如果像周伯通一样得到王重阳言传身教,怎么可能会那么差?
最不济,也可以叫周伯通帮助教学啊!然而周伯通完全没有得到相关的意识。
我对王重阳的教学态度就三个字的评价:不认真。
不认真对待教学,也不认真对待学生。
相反张三丰就很认真。宋远桥等几个入门比较早的弟子都是张三丰亲自带出来的,而殷梨亭和莫声谷入门较晚,张三丰自知精力不够,就把两人交给师兄们去带,而自己仅作指导。这种细致入微的教学安排,直接凸显出了张三丰是如何认真对待教学的。
这一次,认真打败了不认真。
但是,认真不认真不是根本的区别,王重阳和张三丰的区别,得往更深层次去挖。
我们知道,王重阳是天下第一。使得他成为天下第一的武功是什么呢?书里说得清清楚楚,是先天功。
但是,这么伟大的先天功,只有王重阳会。甚至周伯通都不会。
再其次,华山论剑,王重阳还赢得了武林第一秘籍《九阴真经》。
而《九阴真经》就这么被他压在屁股底下当坐垫。
坑爹啊……
哪怕把其中一小部分教给全真七子,全真七子也不会那么挫啊!
最重要的是,晚年的王重阳,还瞒着七位弟子,搞了一个大新闻:
当年王重阳得知林朝英在活死人墓中逝世,想起她一生对自己情痴,这番恩情实是非同小可,此时人鬼殊途,心中伤痛实难自己,于是悄悄从密道进墓,避开她的丫鬟弟子,对这位江湖旧侣的遗容熟视良久,抑住声息痛哭了一场,这才巡视自己昔时所建的这座石墓,见到了林朝英所绘自己背立的画像,又见到两间石室顶上她的遗刻,但见玉女心经中所述武功精微奥妙,每一招都是全真武功的克星,不由得脸如死灰,当即退了出来。
他独入深山,结了一间茅庐,一连三年足不出山,精研这玉女心经的破法,虽然小处也有成就,但始终组不成一套包蕴内外、融会贯串的武学。心灰之下,对林朝英的聪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风,不再钻研。十余年后华山论剑,夺得武学奇书九阴真经。他决意不练经中功夫,但为好奇心所驱使,禁不住翻阅一遍。
三年,三年!苦苦钻研了三年,一句话都没有告诉自己的弟子们。这要是别的高深武功还好,这可是《玉女心经》,专门用来克制全真教武功的《玉女心经》。
所以,多年以后,面对《玉女心经》,全真七子的反应是这样的:
原来那日大胜关英雄大会,小龙女与杨过出手气走金轮法王师徒,武功精绝,郝大通、孙不二和尹赵二道部亲眼得见。何况杨过在郭靖书房之中,手不动、足不抬,便制得赵志敬狼狈不堪,后来小龙女只一招之间,便将赵志敬震得重伤。他二人使何手法,孙不二虽在近旁,竟然便看不明白,倒似全真派的武功在古墓派手下全然不堪一击,思之实足心惊。后来又听说小龙女和杨过双剑合壁,将金轮法王杀得大败亏输,全真派上下更是大为震动。
如果他们竟然知道自己的师傅早多少年前就已经知道《玉女心经》的存在,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王重阳这样的做法,我称之为“自私”,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不真诚,不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倾囊相授,对待学生不够坦诚。
而张三丰又一次走在了王重阳的反面。
从书中的种种描写看来,张三丰和众位弟子基本处于一个比较和谐的关系中,亦师亦友。弟子们对师父尊敬有加,而师父对弟子也是关爱体贴,师徒间的感情极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样和谐的关系反映到教学中,就是张三丰对弟子的无私扶持。
这其中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
比方说,九阳神功在少林和峨眉是特权弟子才能学的,但是在武当却是毫不吝啬传授的神功。
张三丰和众徒走到厅上,叹道:“寒毒侵入他顶门、心口和丹田,非外力所能解,看来咱们这三十几天的辛苦全是白耗了。”沉吟良久,心想:“要解他体内寒毒,旁人已无可相助,只有他自己修习‘九阳真经’中所载至高无上的内功,方能以至阳化其至阴。但当时先师觉远大师传授经文,我所学不全,至今虽闭关数次,苦苦钻研,仍只能想通得三四成。眼下也只好教他自练,能保得一日性命,便多活一日。”当下将“九阳神功”的练法和口诀传了无忌,
比方说,张三丰刚刚创立了一套“倚天屠龙功”,转眼就教给张翠山了。
这一套拳法,张三丰一遍又一遍的翻覆演展,足足打了两个多时辰,待到月涌中天,他长啸一声,右掌直划下来,当真是星剑光芒,如矢应机,霆不暇发,电不及飞,这一直乃是“锋”字的最后一笔。张三丰仰天遥望,说道:“翠山,这一路书法如何?”张翠山吃了一惊,想不到自己躲在柱后,师父虽不回头,却早知道了,当即走到厅口,说道:“弟子得窥师父绝艺,真是大饱眼福。我去叫大师哥他们出来一齐瞻仰,好么?”张三丰摇头道:“我兴致已尽,只怕再也写不成那样的好字了。远桥、松溪他们不懂书法,便是看了,也领悟不多。”说着袍袖一挥,进了内堂。
比方说,眼看大难将至,却还心心念着将太极拳传给弟子,恰好这时候出来一个张无忌,二话不说,传了。
张三丰和俞岱岩师徒相处日久,心意相通,听他这么说,已知其意,说道:“岱岩,生死胜负,无足介怀,武当派的绝学却不可因此中断。我坐关十八月,得悟武学精要,一套太极拳和太极剑,此刻便传了你罢。”俞岱岩一呆,心想自己残废已久,哪还能学甚么拳法剑术?何况此时强敌已经入观,怎有余暇传习武功,只叫了声:“师父!”便说不下去了。张三丰淡淡一笑,说道:“我武当开派以来,行侠江湖,多行仁义之事,以大数而言,决不该自此而绝。我这套太极拳和太极剑,跟自来武学之道全然不同,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你师父年过百龄,纵使不遇强敌,又能有几年好活?所喜者能于垂暮之年,创制这套武功出来。远桥、莲舟、松溪、梨亭、声谷都不在身边,第三四代弟子之中,除青书外并无杰出人材,何况他也不在山上。岱岩,你身负传我生平绝艺的重任。武当派一日的荣辱,有何足道?只须这套太极拳能传至后代,我武当派大名必能垂之千古。”
无论是对待弟子,还是对待教学,张三丰都是真诚的,绝不藏私!
不知道比王重阳高到哪里去。
这一次,又是真诚打败了非真诚。
若说天赋,丘处机的天赋会不高吗?只可惜他遇到的老师不给力,不好好教课,使得他最终只能成为二流高手。
所以啊,一个人既要考虑到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遇到一个好老师重不重要?看看全真七子和武当七侠的差距,看看全真教的没落和武当派的兴盛,你就知道了。
谨以此文,祝贺所有认真又真诚的好老师们,节日快乐。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把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转载&合作请加:ipanda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