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你最怕什么
··· 最怕碌碌无为一生
每个人都有他的行为范式,或者说个性、风格,一个人做过的事再做第二次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如果做了第二次,那么几乎可以断定他会再做第三次了。概率上,这就是贝叶斯的那一套。
在我的印象中,我是一个比较笨的男孩,内向,老实巴交。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自画像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面,像思想钢印一样。做事总是很慢,尽管内心也很着急,但是效率总是上不去。这一点倒是像我的母亲,她总是不紧不慢地生活。我不太喜欢问别人问题,遇到问题喜好自己专研,查资料,而不是一股脑把问题抛给大人。因为我知道,很多问题他们也解决不了。
知道自己笨,就知道自己要花更多的时间。我想这也是自己这么多年一直以来看起来那么勤奋的原因吧。这勤奋里面有几分的虚荣在里面,很久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勤奋是在虚荣的土壤里面培育出来的。你要是比全班同学到教室都要早,自然会有人向你道一声:厉害。然后,如果你的成绩还不算太差,你也会自认为这是勤奋的结果。
其实,完全可能是两回事。小学的时候,每次考试总会等到最后一刻才交试卷,认为只要做的时间够长,奇迹总会出现。慢慢地,有一种意识,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花时间。又归结到时间上来。
一切都是时间的功劳,时间是一切果实的根基。我不是那种轻而易举的人,也无缘轻而易举的生活。所以我会在认为重要的事情上投入时间。但是自己的注意力又很少能在一件事情上沉浸很久,总是在想着下一件事,有种猴子摘西瓜的意思。
我相信我伟大都是熬出来的。一个人挑灯夜战的时候很多,也许和自小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有关吧。
所以,不要期望一个人会改变,他只会重复他自己。或者说,任何改变都是滴水穿石似的。日子一天一天走过去,我们在自己的历史的基础上构建着自己的历史。对于知识是温故而知新,对于人生也是一样,离开往事,一个人就不完整了。岁月是一把无情刻刀,这句话是不错的,每一次雕琢,都成为下一次的背景。
所以撒切尔夫人说: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改变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而这想法、言辞、行动、习惯、性格是在哪里形成的呢?在你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也就是你在想法、言辞、行动、习惯、性格上花的时间,不要以为想一想没关系,不,有关系的。要自爱,珍智。
多给自己正面的评价,心理学家说,人有自证预言的功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经过测评,你是那种热爱学习、思维开朗、拥有美与卓越的鉴赏力、希望和感恩的人。
岁月留痕,当你回顾某一段生活的时候,你会想象出一个怎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