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不住是白读
“我以前读过这本书,但记不起里面的内容了!”这是很多人的无奈,读书记不住,就更别提用了,读书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放弃了读书,认为读了那么多书,却派不上用场,甚至固定式思维地想:“我记性不好,不适合读书。”记性不好没错,但这是全人类的特点,为什么有人就能从书中读出黄金屋,读出颜如玉呢?
因为他们有方法!什么方法?
【2】通过记录选书
这个方法就是笔记。笔记不仅在读书的时候,甚至在选书的时候就开始派上用场了。咱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很多书,而是为了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什么样的书能给咱们带来扎实的收获?一定是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书。所以平时只要遇到让自己心动的书,不管是听别人说的,还是在哪里看到的,都要把它记下来,形成一个书单,然后再从这个书单中选择书来购买和阅读。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就是枢纽书,当咱们看过一本觉得非常受用的书时,这本书中作者会推荐别的书,书里推荐的书,最靠谱!
选到合适的书后,该怎么读呢?
【3】输出倒逼输入
“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即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当咱们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漫无目的地读书,过程单调,就像在完成任务,读完后很难再重读,获取的信息极其有限。而有了些读书笔记这个前提,自由调节读书节奏,一边确认重点一边阅读,书中内容清晰地留在记忆和笔记本里,而且方便重读,直到理解为止。
该怎么做读书笔记呢?
【4】三枚书签定重点
三个步骤:通读,重读,标记。通读时把印象深刻的那一页折角,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觉得很好,就拿那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再重读一边折起上下两个角的几页,如果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以上折角的方法可以用三种颜色的书签来替代,分别是通读书签,重读书签和标记书签。
书中的重点内容标记出来后,该怎么写读书笔记呢?
【5】番茄炒蛋式读书笔记
第一步,写上记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和作者名字。第二步是摘抄和写评论。首先重读一边用笔做过记号的内容,严格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以多读几遍的部分。经过五六遍的反复阅读,最后筛选出的内容不会太多。在摘抄玩的文章后面留出一些空白,写上自己的评论。摘抄和评论并存,犹如番茄和蛋并存(原书中用的是“葱鲔火锅式”比方,我实在不爱日料,换成番茄炒蛋)。通过摘抄可以促进和加深对书的记忆,并加深理解。而评论是自己当下的想法,把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放在一起,也是感受“落差”的好机会。
这样做好的读书笔记,拿来做什么用呢?
【6】重读笔记
为了更好地消化书中内容,咱们需要重读读书笔记。每重读一次,每增添一条评论,都是加深理解、开放新视野的好机会。最好选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重读,也可以用碎片时间进行重读,不断重温,咱们会发现,以前一知半解的内容现在已经可以彻底理解了,已经忘记的创意又出现在眼前了。而且,写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帮助读书,还可以练习写作、激发创意呢!
那么,每本书都这么做笔记,是不是也太为难咱们了?
【7】找到生命之书
是的。所以并不是每本书都要这么做。所以咱们要找到那本能够成就自己的书。失落的时候,迷茫的时候,那本书都会成为自己的心灵支柱。这样的书,咱们要反复读,读通读透,通过写读书笔记,咱们就可以把这本书变成“读了它我就可以做自己”的书,给自己坚实的心理支撑。
反复阅读一本好书,还有什么好处?
【8】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重读,可以为思想增色,如果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那么读书笔记的作用就是让自己更有深度。如果拥有五本可以随时拿来重读的书,那么咱们已经是一位出色的读书专家了。而且有基本这样深度阅读的书,不同书之间的观点互相印证,或者互相矛盾,都可以触发咱们深度思考,进而想清楚人生中的很多大事。还有,由读书而触发的感想,正是原创思考的源泉,创意,其实就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创意大师,都是读书高手。
这本书还有其他内容吗?
【9】一丝不苟的日本人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奥野宣之,他对“重读”、“生命之书”等见解让我受益匪浅。除了这些,内容还有很多,从纸笔的选择到笔记的格式,应有尽有,体现了日本人的风格——一丝不苟。但我不打算全照着他学,这么细,我可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