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读得最后一本书,我把三天的读后感整理到了一起。
12月22日
今天继续读了《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问题都是和家庭相关的,比如如何制止姐姐欺负弟弟、要怎么分配遗产、什么时候结婚等。
这些生活中的琐事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发生的作用是有趣。琐事本来让人烦恼,没有场景的经济学理论枯燥。而在这本书里的效果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我想到了另一半经济学通俗读本《牛奶可乐经济学》。
持续的雾霾天,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需求增大,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催生了购买防雾霾的消费行为。
按理说卖口罩的生意应该挺好的吧?
早上去上课时,在学校门口的路边有一位大哥摆着一个大箱子在卖3m口罩。这个口罩牌子在每个网站都能看到,是个名牌,是名牌的话,在这里卖……
第一个疑问就是他的3m口罩是否为正品,真货。(明天还要再查证一下网上的销售情况)
到了教室在读《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时,产生了另一个疑问:他的口罩卖的怎么样,用经济学理论如何解释?
想了很久我的答案是应该卖得不会太好。
1.
我们经过那的时候是上课的一个小高峰,人流量比较大,但是停下来买口罩的人却没有。(他的口罩是八元一个)
当然我的观察时间只有两三分钟,而且只是现象,所以这不能够下结论。
有两个基本情况要注意,一是时段是上课高峰,二是雾霾仍然严重。在这两个背景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2.
雾霾这么严重,这些人一定是有口罩的需求的。发生消费行为的第一个条件具备了。而这也是雾霾严重的第三天,大家很多已经做了准备,口罩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了。
在雾霾严重和急着去上课的情况下,都急着到环境好一点的室内或者占座位,即使希望更换口罩也会因为时间的原因而打消念头。
3.
大家可能会更倾向在网上购买,而不是在路边,除非急需。雾霾忍一下还是可以接受的。(有时候闹肚子会舍得花两元钱买包纸巾,因为上厕所最急。)
我很想下课之后去采访一下大哥的销售情况,然而那时候已经十二点半了。感谢太阳公公,那时候雾霾也轻了很多。
同样让我好奇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楼旁边的酸奶促销,那位阿姨在那卖酸奶好几天了,每次经过都听见她喊着“酸奶便宜了,十五两瓶。”
这么冷的天气还要扯着嗓子喊,多辛苦。而经过的也就零星的一两个人时,她也会那么喊,会有多大的效果?
我好奇的还不全是销量这事,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商场促销都是促销员们在和她一样“喊”,而如果说传递促销信息的话,是可以用机器,比如一个喇叭来完成这一步工作的?为什么还要人来吆喝着卖?
人吆喝和机器吆喝来对照会有什么差异?
也许在商场促销这个领域是否人很难被取代,因为需要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才更好的刺激消费行为吧。
(我尽量去解释,可还是无法用经济学术语去翻译这些生活现象。)
12月23日
《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还剩不到一百页,明日读完。
在里面(第四章)看到了几个这样的案例:
我和另外6个同学合住在一间学生公寓。我们都喝牛奶,有些人喝很多,有些人只喝一点儿。但是,我们中只有3个人买牛奶,而我们买的是3种不同品牌的牛奶,也就是说,我最喜欢的那种牛奶可能很快就会被喝完。
更糟糕的是,我买的半脱脂牛奶似乎是其他所有人的第二最爱。
搭便车现象是常见的,但是我并不想用严苛的规定和强制来破坏大家的和谐气氛。您有什么高见吗?
——哈康,英国牛津
诚实的卧底经济学家给出的回答(简略):因为即使是理性的经济人也可以通过诚实的行为受益、“百吉饼人”保罗-F的经验(创造了高达89%的支付率)、放一个筹款箱、在小办公室和他自己工作的办公室中,这种诚实行为体现得更为明显、只有在经济紧张的时候,比如圣诞节,这种诚实行为才有可能被打破,所以考试期间要看好你的筹款箱。
在餐厅吃饭时,我丈夫点的菜总比我点的好吃。但如果我和他点一样的东西又很无聊。我该怎么做呢?
——莎拉
有主见的卧底经济学家给出的回答是: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和乔纳森-勒瓦夫推测,与你一样,我们总是为了迎合周围的人而改变自己的选择。于是,我们决定对这个理论进行检验、你应该自己决定想点什么、如果这样做太“无聊”,有个更简单的解决方法,你先点菜。
在超市里,我如何选择最短的结帐队伍?
——P-N,英国艾尔斯伯里
想快速结帐的卧底经济学家给出的回答是:避开持有优惠券的老人,但是,更多的建议反而弄巧成拙,因为你的众多对手会看到这些。
我以为我在读一本生活常识类的书,天啊,什么奇葩问题都能用一大串的经济学理论来解决,这三个还不是最奇葩的呢,前面章节有一个十七岁的小孩问他是否要谈恋爱,他说了一大串理论,最后说:“决定享受性生活会让你的成绩降低几个百分点。这也是我的数学成绩糟糕的原因,但我依然享受性爱。”(所以,这样看来男生要谨慎享受性生活了,微笑脸。)
太佩服这个专栏作者,真不愧是个经济学家。读到现在,有两点新的认识:
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理论是冰冷的,但是生活是有温度的。如果人人都是卧底经济学家,世界也会因此而美好。大概很多问题就能找到解决办法了吧,前提是我们要有经济学知识的储备。
通过这些英国读者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东西方人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案例中的生活细节也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他的回答也帮助了我们。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人类。
去打水,传来促销阿姨的声音:
“酸奶促销,十五两排,十五两排。”
这里面有什么经济学知识呢?
应该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阿姨的促销行为:呼喊,二是促销本身。
呼喊的时间、频率、内容、场景都会影响销售的成果,晚上阿姨销售效果应该不是太好,灯光太暗,消费者看不到产品,人只有在多重感官的作用下才能发生行为。
促销解决的一个问题便是食品的保质期临近,而我们很多超市的销售却不能变通定价策略,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有两种可能,一是销毁,二是日期重新喷码。如果商家选择第二种,消费者无疑是受害者。
12月24日
《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收尾。
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平安夜的主角是“苹果”,当然这里指的是可以吃的那种苹果。互送苹果是大部分人要做的事情。
“你收到苹果了吗?”
“没有,因为我没有给任何人送苹果。”
假设你没有收到苹果的话,可以知道两种信息,一是你不过这个节日,二是你没有给其他人准备苹果或者其他的圣诞礼物。
让我们试着用经济学解释这个生活场景:互赠苹果。
在整个经济学的范畴里面有一个细分叫做“礼品经济”,它的研究来自一位社会学家:
1983年,社会学家路易斯·海德出版了《礼物》一书,这部著作首次设法解释了一种最为古老的 社会传统——馈赠的作用原理。他将视线聚焦在太平洋岛国和其他尚未正式进入货币经济时代的“土著”社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借助礼物交换和各种礼仪程序, 人们的声望和社会地位得以确立——文化货币取代了金钱。
这些社会中很多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食物确实都长在树上——所以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由自然界提供。正因如此,他们可以沿着马斯洛的“金字塔”模型向上走且重点关注自身的社会需求。礼物扮演了社会黏合剂的角色:在一些美洲土著部落里,礼物暗含的规则是其本身附带的互赠义务(“回赠礼物”)。而且礼物也不应被保留,而应转赠他人(“礼物必须始终处于流动中”)。现在我们将“印第安送礼者”(意指送礼后期待还礼的人)这一术语视为贬义词,但它源自海德的评论:在上述文化体系中,一个人永远不会真正拥有一件礼物。相反,礼物是善意的象征,且只有在人与 人之间的礼物交换中得以留存。
海德主要研究物品,即相交换实物的礼物经济(如我们当前在“全球捐赠网”上看到的礼物捐赠)。但一种更大规模的行为礼物经济一直存在,此处“行为”意指我们彼此间免费为对方做的事。与注意力和声誉经济一样,随着其在网上迅速流行,这一短暂的礼物经济也已在一夜之间变得清晰和可度量。
而我们的度哥对此的概括是:
礼物经济指的是提供商品或服务者并没有明确的预期回馈对象,也没有预期回馈的内容,有许多分享行为出自于非制式的习惯。同时,礼物的施与受之间已转换成一种未明确规定的义务,形成送礼者与收礼者之间的隐晦关系。礼物经济也被认为是一种债务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交易者的目标是尽可能获得最多的礼物债务人,而不像在商品经济中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苹果在作为圣诞礼物进行互换时使彼此之间互得了留存,它满足了马斯洛的“金字塔”模型重点关注自身的社会需求,同时成为“印第安送礼者”,我们在送出礼物时会有期待还礼的期待,幸运的是大部分的这种期待会得到满足。
而在以上关系形成之前,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不发生任何关系,即大家都不会赠送礼物,也就不会有“返还”的期待,意味着不会有失望。当然这可以是一种单向的,比如男生送暗恋女孩“苹果”。
另外两人之间有了一种经济意义上的债权关系,这似乎让美好的圣诞礼物变成了一种交换商品,但我们现在确实是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债权关系的产生并非商品经济的利润化。
可以看得出,一个苹果承载更多的是情感价值,互相赠送是一种情感投资,可以很多好的在节日载体之上实现情感关系的加强或者情感增值。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不过节,但一定要准备至少五个苹果赠送给你第一时间可以想起来的人。
在做这个分析时,我想把另外一个“故事”放到这里:
女主播开心的表示:“我现在好激动哦!”
然后送礼者希望主播把微信给他,妹纸表示一会就私信给土豪。这个时候她的闺蜜在旁边问到:“这些礼物能换多少钱啊?”
女主播:“大概五六百吧!”
闺蜜:“我去,这比你在东莞赚的多多了!”
女主播马上慌张的表示:“唉,你在说什么?疯了吧!我在直播哎!”然后匆匆关了直播。
这个段子当然调侃的是色情直播,色情服务以新的形式存在。但是我们可以关注的是刷礼物换微信号或者约见面的行为,它也是符合“礼品”经济的。排除色情服务的情况,女主播出于债权关系以同意约见作为土豪粉丝礼物的回赠,合情合理。所以色情服务在直播行业很容易隐形。
这本书是按照主题来编排的,从两性关系、学习,工作和收入、养育,财产分配和婚姻经营、美食,美酒,和休闲娱乐、生活问题、情感中的经济学、家庭理财,职业规划和学校教育、家庭关系的经营与维系、价格与体验的辩证关系、五花八门的琐事。
哇,怎么这么多内容。
如果概括一下就两个字,一个主题:生活。
有意思的是,在最后的一百多页读到了三四个和圣诞节有关的案例,这由的让我感觉这是按照时间来整理的。这大概就和我们过春节遇到的琐事类似。比如其中一个问题:
与大家庭的众多亲友一起过圣诞节令人愉快,不过,大家也会为了谁看电视、谁洗碗、谁坐最佳位子之类的事情而争吵不休,扰乱和破坏了圣诞节的和睦气氛。经济学能够避免这些争吵,不让它会掉下一个圣诞节吗?(P236)
卧底经济学家如是说: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极力主张明确划分产权。
为某些稀缺资源的临时使用权开展一套简单的竞拍应该就能奏效。
那么经济学是把生活问题复杂化了,放大了琐事还是把它简化了呢,如果从对经济学的第一印象来看,这些读者提出的问题不过是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用经济学理论来分享有些小题大作,而读完之后整体的认识会发生变化,有一点我想确定,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理论分析是有效的,同样也是帮助我们把问题简化。
读后感跟昨天写到的一样,知识很有用也很有趣,任何对知识的抗拒都是“浪费”。
“你该找个女朋友了,阿呆”
她在我的后台留言,我想回“为什么不是你?”
为了回避找女朋友的问题,我在想该怎么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找不到女朋友的情况呢?理论让现象合理,让问题得到解决。
你的改变不一定源于这本书,但可能是下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