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感(十一)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往往有一种现象,把一群学生分成一个个的班级,又把一个班级分成各种形式的小组。于是寓以某种价值观的教育就从这些组织开始了。如我们为了集体的荣辱而努力学习、讲文明守秩序等。这种立足于集体文明的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观察当下的中小学生,好像都以适应或对此乐此不疲,人人为了集体的成绩而竭力规避自己的个性,趋近集体的利益。一个个集体维系了我们教育的运行与发展。在当下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重新组合和规划的时机,需要打破这种立足集体文明的框架,构建落脚点为个人的文明的文化,当每个人都有一种讲诚信、守契约、讲公平、重奉献的个人荣誉感时,并且这种成就与完善相连,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归属感,大家就会自动给自己贴上标签,变成了“我们”。到那时,我们的教育会出现一种新的气象。当然这需要我们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及相关部门,甚至整个社会长期一致的努力。这种文化逻辑一旦建立,或许我们的教育就没有这么多异化现象,没有这么复杂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