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
他会因为他人的一句戏言而陷入悲伤,觉得自己被议论了,被针对了,被孤立了;
他也会因为太在他人的看法而陷入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没有能力;
他还会因为与他人的意见不一,觉得没人理解自己,尊重自己。
他们将所有的负面情绪无限放大,直至自己承受不了,开始外放,转化为攻击他人指责性或大吐苦水的言语。
比如他们会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的痛苦,无限释放自己内心的怨气,以此来宣誓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或者将内心的不满化为工作的动力,成为工作狂。
这类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容易被他人看法左右,并使自己陷入痛苦的人,在心理学上有个统一的名称“情绪敏感者”。情绪敏感对应的专业术语为“情绪亚健康”,是指有潜在心理疾病的群体。
在《情绪钝感力: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一书中,作者加藤谛三对情绪敏感者做了个简单的概括,他认为情绪敏感者有两大特点,他们要么是生活中的问题逃避者,要么是童年时期在负面评价与打击中度过。
所以久而久之,他们就对周围人的看法和评价产生了应激反应,大多数时候还会过度解读为他人对自己的攻击行为,是带走恶意的。所以情绪敏感者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被害妄想症”。
心理学家丹·基利认为,情绪敏感者属于彼得·潘综合征群体,这类人容易沉溺于幻想,拒绝长大,行事带有孩子气。
具体表现为先入为主地认为周围人对自己有恶意;反复回味所遭遇的事情,不断增强自己的受害者意识;他们的主观意识大过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固有看法。
都说往日皆逝,不可沉溺,情绪敏感者们却总将自己置于各种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深受其害却不自知。
就像人们总说,不要带着恶意去揣测别人,而情绪敏感者就总喜欢这么干,还总把自己的猜测当做事实。情绪这把双刃剑,在情绪敏感者手里,真正的做到了伤人伤己。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情绪上地不可控,在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下会变得敏感多疑,但在没有构成心理疾病前,多数人都会不以为然。但情绪问题和身体疾病是相同的道理,不解决就会不断积压,然后累积到一定程度够爆发。
所以加藤谛三呼吁人们不要忽视情绪问题,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钝感力。这也是他写《情绪钝感力》这本书的目的,以帮助更多人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增强对抗挫折和伤痛的能力,使生活过得更幸福。
书中有很多有趣的类似毒鸡汤的格言,虽然有些又丧又摆烂,但确实是应对敏感情绪的好法子。比如:
不能每天都“支棱”起来。今天,我要躺平;
猫眼看世界。猫可以把你当成空气,但它眼里永远藏着星辰大海。
书中的每个小节后也都有好用的摆脱情绪困扰的“速效情绪脱敏胶囊”,有些是真理格言,有些就有点扎心却实用。比如:
只是一句玩笑话,可别太当真;
一个人的狂欢,好过一群人的孤独;
认清客观事实,别总自以为是等等。
生活是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的堆积,是断的出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对于情绪敏感的问题,加藤谛三在书里给出了四个提升情绪顿感力的方法,即“情绪四则运算”,帮助我们克服焦虑,提升幸福指数。
加法:给生活加点甜,真正学会苦中作乐;
减法:学会自洽,避免情绪内耗,减少烦恼,让快乐变得简单;
乘法:专注于心流体验,让内心的自信成倍增长,实现逆境生长;
除法:坚定内心,消除负面信息对自己的影响,轻装上阵,拒绝负重前行。
生活快节奏的当下,人人都需要修炼情绪顿感力。钝感力不止是一种智慧,它更是体验过人生换位之后的淡定和从容是接纳,是承受对生活中的好和坏的适应,是一边品味挫折和伤痛,一边朝自己的方向坚定前行。
生活是自己的,我们不必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修炼顿感力,让自己成为不纠结,不勉强,不拧巴的幸福指数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