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是利群香烟的经典广告词,套用在考证这个事上我觉得一样非常正确:考证,不必在乎证书的价值,在乎的,是所学的知识,以及学知识时的心情。
刚才,在一个公益咨询群里,一个小伙伴想考PMP证(项目管理师),问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值不值得考。
我给他的答复是:如果喜欢就去考(当然,前提是具备财力),先别管他有没有用,就算没用,无非就是浪费你点时间和金钱,其他又不损失什么,证书只是附带的结果,学知识才是重要的,认识同道中人才是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我想拿我自己今年3月份考生涯咨询师证书这个事来说说。我的本职工作是在医药制造业从事生产管理,但我业余对职业生涯规划一直比较感兴趣,尤其是近年,越来越甚,所以一直想系统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之前看相关机构举办生涯规划师培训就想报名,但看着近万的学费,对于这么一个二、三线城市工作的我,有一定的压力。所以也就搁置着。3月份,偶然的机会看到新精英机构推出的生涯规划师培训,只需4000元的费用。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向公司请了假就跑去学习了。
我在医药行业工作,自费去拿这么个证书,如果从市场价值角度考虑,根本就不会去考这个证,我没了解过这个证书目前在市场上值多少钱,也无从了解。拿到这个证书,就目前而言对我的本职工作也没有直接的帮助,不会让我立马涨薪,我上司到现在也不知道我当初请假是去学习这个玩意(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当初请假没有告知上司是参加生涯规划师培训)。所以,这个纯粹是出于喜欢。
但三天的线下学习,学到的知识以及为我带来的改变,那又何尝是4000元所能衡量的。三天的学习,帮我理清生涯规划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比如生涯三阶段论、性格特质论、人职匹配理论等,教会我们生涯规划中常用的三叶草模型、CD模型、生涯四看、三点一线定位等实用工具,通过培训学习,让我知晓,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生涯规划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按照能力三核的理论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具备什么才干。课后还通过大礼包的形式告诉我们应该拓展学习哪些内容。另外还建立了学员QQ群、微信群,线下培训结束还有长期免费的线上定期培训分享,每周二,只要愿意都可以进入红点去听老师线上的分享。
这些已经很不错了,但更物超所值的是,通过学习,我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热爱生涯规划的同道中人,除了老师,还有很多小伙伴。另外,由于我爱好写作,通过投稿,很幸运地又成为了新精英写作学院中的一员,这里的同伴,除了生涯规划,同时也爱写作。在这个写作群里,认识了更多爱写作的同道中人,看着剽悍一只猫、独书客、卷毛佟、肖公子等人每日一更的微信公号原创文章,让我早前每周一篇的写作计划无地自容,偶像离我们太远,身边的小伙伴由小白变大牛的经历才是促使我们成长的最佳动力:他们可以为了写文章熬通宵,他们可以在火车上写,在网吧中写,创造一切条件去写作,他们能,我有什么理由说不能?所以,一狠心,我也要求自己的公众号至少每两天更新一次。
以上就是我参加生涯规划师培训其中一部分收获,学到的知识,认识了这些努力、上进的同道中人,他们才是这次学习的最大价值,而证书本身,只是学习的附带结果。
听完我的故事,聪明的你,在纠结是否要去考一个证书的时候,还会问这个证书本身的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