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眼睛,想象蓝色的天空,美妙的音乐,美味的食物;这些都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即没有用眼睛看到天空,也没有听到美妙的音乐,还没有品尝到美味的食物。颜色,声音,味道来自于哪里呢?在现实世界还是大脑的世界中?我们在脑海中所“看见”的世界是否跟真实的外部世界相同?我们看到的是否和他人看到的一样呢?您是否相信心中有什么,眼中看见什么呢?
一、刺激是如何变成感觉被我们感知的?
我们对世界的感觉印象涉及对刺激的神经表征,而不是真实刺激本身。大脑并非直接感觉世界,因为感觉器官会将刺激转变为神经系统的语言,即神经信息。
大脑从来没有直接从外部世界接受过刺激。没有感受过日光,没有触摸过天鹅绒,或吸入玫瑰的气味,大脑必须依赖于作为媒介的感觉系统的二手信息,而感觉系统只传送经过编码的神经信息,大脑必须利用这些信息来创造自己的体验。也就是说外表世界是大脑创造的世界。比如: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一个人不是这个人怎么样,是在我们头脑中创造的这个人怎么样。
感觉具有三个属性:换能、感觉适应和阈限。
换能,将刺激转变成感觉。诸如红色和番茄的味道,完全是由感觉器官和大脑创造的。感受器(眼睛或耳朵)讲传入的刺激信息转变为电化学信号(神经冲动),这是大脑唯一能够读懂的语言。只有当神经信号到达大脑皮层的时候,像“红色”“甜味”“冷”这样的感觉才会发生。
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对于持续存在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越来越小的想象。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就是感觉适应。
阈限:感觉的界限。生物体能够探测到的最小刺激是什么?光要昏暗到什么程度我们才看不见?音乐要轻到什么程度我们才听不到?这些问题都指向各种刺激的绝对阈限,即产生感觉体验所需的最小物理能量。在实验室里,心理学家是这样来对绝对阈限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某一刺激在多个试次中能够有一半的次数被准确探测到的强度。这一阈限显然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如果你给朋友指出一颗昏暗的恒星,而他说看不见,那么这颗恒星所产生的光就在你的绝对阈限之上(你能看见),而在你朋友的绝对阈限之下(你朋友不能看见)。
还有另一种阈限,差别阈限。假如你在一个不用学习的夜晚看电视,而你的室友正在为明早的测验而奋战。他请求你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些,这样就不会干扰他复习。你觉得应该做出些妥协,但是你又希望音量尽可能保持原有水平。那么,你把音量调低的最小幅度应该是多少,才能既向室友证明你的友好,又让音量保持清晰呢?此类判断取决于你的差别阈限,也称最小可觉差,即两种刺激能有一半的次数被个体准确地探测为不同刺激的最小物理差异。如果你尽可能小幅度地调整音量,你的室友或许会抱怨:“我听不到任何差别。”你室友的意思可能是,音量的改变没达到他的差别阈限。如果你逐渐调低音量直到你的室友叫停,你就能够发现保持你们友好关系的差别阈限了。
我们天生是为了探测刺激的变化和不同刺激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每天都在变化。当我们习惯了用不变的眼界看世界,是我们身体感受的绝对阈限高,差别阈限也高。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爱人浑身缺点,一直那个熊样,那么可能是我们的感受出了问题,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流动变化着。激活我们的感受,看到流动的变化。
二、各种感觉的相似之处
为什么你在饥饿的时候走进食品店会被美味食品的诱人形象所吸引?因为我们用眼睛来看,却只能用大脑才能看见。
我们利用大脑中一个叫作视觉皮层的特殊加工区域来加工从眼睛通过视神经传递进来的信息,进而产生视觉图像,视觉皮层就像上演魔术一样,将输入的神经冲动变为视觉中的色彩、形状、轮廓和运动。令人惊叹的是,大脑还将从每个眼珠收集来的二维图像组合成为有深度的三维世界。经过进一步的加工,视觉皮层最终将这些视觉与记忆、动机、情感、体位感和触觉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创造出一个符合我们当下关注点和兴趣的有形世界。这些联系解释了为什么你在饥饿的时候走进食品店会被美味食品的诱人形象所吸引。
我们眼睛可见光在380—780纳米之间,我们看到的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在大脑以外并不存在,色彩是大脑根据进入眼睛的光波波长创造出来的感觉,色彩只存在于观察者的大脑中,是我们感觉体验的心理特征。
从某种角度来讲,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疼痛感和体位感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将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是我们感觉体验的心理特征;与恒定的刺激相比,它们都对变化的刺激更加敏感;而且,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世界的具有生存价值的信息。但是,它们又有哪些不同呢?除了疼痛感以外,每一种感觉探测的刺激能量不同,而且每一种感觉信息在大脑中传送的目的地也不同。
皮肤觉需要重点分享一下:作为皮肤重要感觉之一的触觉在人际关系中扮演了中心角色。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接触来表达给予或得到安慰、支持、爱和热情的愿望。此外,身体接触是激发人类性欲的主要刺激。它对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也很重要,缺乏身体接触刺激会阻碍心理和运动的发展。
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有人曾经做过微笑实验:走在街上,冲陌生人微笑,看每个人的反应。有人选择漠视,好像没有看见微笑;有人选择微笑回应;有人选择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有人选择白了一眼,走了。为什么每个人对微笑的反应不同?这涉及到每个人大脑中的知觉。相同的微笑面孔刺激变成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的感觉皮层。信号在那里被转换为事件或物体的感觉。知觉过程通过将这些感觉与大脑其他部分的记忆、期望、情绪和动机联系起来,对这些感觉信息进行解释。知觉为感觉赋予意义,所以知觉是对世界的解释,而非完美的如实再现。看到同样的微笑表情,每个人对其的解释不同。
知觉的任务就是从环境中提取感觉信息,然后将其组织为稳定而有意义的知觉物(比如:一只哈士奇狗)。一个知觉物并不仅仅是一个感觉,还包含了与感觉相关的意义(喜欢哈士奇或被吓跑)。形成知觉物的过程看上去就好像把一个模式加到感觉上,这包括两个过程,心理学家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会让人在对事物或事件进行解读时受到感知者的目标、过去经历、知识、预期、记忆、动机和文化背量的影响,又称为概念驱动型加工。比如,尝试在一间杂乱的屋子里找到你房间钥匙就需要自上而下的加工。事物或事件的解读是感知者自己设定的概念(有预见性?)。
自下而上的加工使得刺激的特征(而不是我们脑海中的概念)对我们的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又称为刺激驱动型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强烈依赖于大脑中用于感觉这些刺激特征的特征感受器:是否移动?是什么颜色的?是刺鼻的、甜的、疼的、好闻的、湿的还是热的?当你在水族馆中注意到一条移动的鱼,或在炒菜中吃到辣椒,又或者是在夜晚中注意到大声的吵闹。事物或事件的解读是刺激的特征对感知者的影响(有随机性?)。
无论是刺激驱动型加工还是概念驱动型加工,刺激都经过了大脑的知觉加工过程,形成知觉物。
在理解感觉和知觉方面,错觉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当我们的大脑以不正确的方式来解释某种刺激进而欺骗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体验到错觉。明明是一样的书,一个横放一个竖放,感觉一个长,一个短。明明是南方,感觉就是北方。这都是错觉。错觉是客观存在的。
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知觉为感觉赋予意义。以视觉打比方,大千世界我们看的特别多,见的并不多。当我们闭上眼,再睁开眼,世界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希望“见”到的,我们关注于我们感兴趣的事或物。看是感觉的输入,而见是知觉的输出。我们看的两可图形、三维图;见的两可图形中不同的图形、三维的立体图形。大部分人都会基于相同的方式知觉。
心理学家提出两个有关知觉的理论解释:格式塔理论和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
格式塔理论强调我们大脑的先天结构会如何影响我们将刺激信息解释为有意义的知觉。
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知觉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是将知觉体验分为图形和背景。图形是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一个简单的模式,心理学家有时候将其称为格式塔。而除图形外的其他东西则都成为背景,我们在此之上知觉图形。比如,一段旋律便成为了在复杂和弦背景之上的图形,而一块美味的意大利香肠比萨饼则成为了乳酪、馅料以及面饼所构成的背景之上的图形。
格式塔心理学家所发现的第二个强大的知觉整合过程一封闭性,它让你把不完整的图形视为一个整体。这一过程是通过提供缺失的部分、填补空隙以及推测潜藏的物体来完成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将半个脑袋从墙后探出来,你的头脑会自动填补这个人的脸以及藏在墙后的身体。总之,即便是在物体的局部有所缺失的情况下,人类也天生具有将刺邀知觉为完整、平衡的倾向。大脑对于不完整刺激创造知觉物的这种能力,形成了对主观轮廓和封闭性的知觉。
基于学习的推理理论,强调人们如何利用先前的学习来解释新的感觉信息。一旦你界定了背景,你就会对可能碰到的人,物或事件形成预期。比如:在单位碰见同事是正常的,碰见高中时代的老师第一反应可能是意外。
知觉差异让我们成为独特的个体。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既没有真理也没有谎言;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看世界时所用的镜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