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报了演讲课程,进入疯狂演讲训练模式,在每天下班以及周末的所有课程,都无一落下。课程训练内容很简单,基本上五天一个课程循环。我整整上了两个月,也就参加了差不多十二次循环课程。
整个过程就是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学以致用的过程。上课前,我冲热水澡、喝浓茶等刺激方式提神,赶走一天上班的疲劳,精神焕发地奔赴那个充满魅力的讲台。从家里到上课地点走路需要十五分钟,我一路上不断地打今天演讲的腹稿,心里期待着观众的热烈掌声,不由地加快了脚步。我又怕演讲出现小失误,内心忐忑起来,一进课堂,看到老师熟悉的赞许目光,心里恢复了平静,立马挑选距离讲台最近的位置坐下,第一时间抓住上台机会。
一上台,我立马成为全场焦点,特别是看到台下坐着的很多同学鼓励的目光,自己就努力打开了笑容、打开了热情、打开了思路、打开了心门,用全身心投入的演讲来回报大家的陪伴,感谢大家都来听我演讲。
经过三次课程循环之后,大家对课程内容都会很熟悉,但各自的演讲进步差别很大。优秀的学员都是敢于走向讲台,分享自己的观点,争取更多的演讲次数历练自己的演讲能力。慢慢地,不敢走向讲台演讲的学员就变成了忠实听众。
而我是积极的讲台占据者,并且会参加每次的演讲话题,扎实训练基本功。课程包括很多演讲基本功,其中一项是我的弱项,那就是讲故事,用故事吸引听众、进而打动听众,做到感之以情、晓之以理。我自认为存在的问题是:故事积累少、说故事不生动、说理过多。
于是,故事演说技巧,是我训练的重点,主要通过训练经典故事演讲(鹰的重生、鳄鱼池的勇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师徒路过火焰山)和自身的故事经历挖掘,不断增加自己的故事演讲感染力。这个过程中,我获取了很多故事演讲的经验,也存在很多失误。今天很惊喜地在晨读材料推荐的《用图秀演讲》一书都发现了,书中提出了三大演讲技巧:一是,用“三个水桶”迅速有效理清演讲中的全部事实;二是,用“美洲豹”建立清晰的故事情节;三是,用图说话,引导听众的视觉和思维。这些技巧都是演讲的真知灼见,相见恨晚。其中,三个水桶的技巧的重要性,是经过我的惨痛演讲失败验证过的,在某种程度上讲,其重要性超过了故事本身。
我未用三个水桶厘清全部演讲事实的失败经历,是发生在我已经训练故事演讲一个多月。自己自认为已经轻车驾熟了,就慢慢把自己的故事放入演讲,用更加真实的情感打动听众。我记得当时选取的故事是父与子的故事,讲述的主题就是“孝道”。假如用三个水桶厘清演讲故事事实的边界,就不会跑偏了。当时演讲中,我讲到孝道只简单分了两个水桶,“何为孝”、“我自己怎么做的以及缺憾是什么”,而未明确第三个水桶的内容“听众也是身为子女,要怎么从我这里吸取教训”,特别是在我被懊恼的情绪控制住,声泪俱下地讲述“我未尽到孝道的缺憾”这个水桶时,已经情绪失控,语无伦次。我从父亲突然去世,自己丧失了尽孝道的机会,而回忆过往,父亲对我未有抱怨和责骂。说到此处,我抓紧了麦克风、用低沉的声音压制住内心颤抖,情到深处、难以自控,随着回忆的展开,情绪的洪水泛滥了。
我记不得讲了多久,回忆了自己在与父亲在一起的岁月里,拒绝父亲的关爱,更错失了很多相互陪伴的时光,特别在父亲常常询问买房、结婚的大事时,自己完全不予理睬,也没有想到主动关心一下父亲。父亲病重时,守在床头的我,看到他在弥留之际的痛苦表情,心被狠狠的扎破了……
演讲自己讲得很激动,但注入了太多事实陈述,而且这些事实存在很大的时间跨越,对于听众而言,很难短时间去脑补这些巨大时间跨越的故事。听众在等待结合他们自己实际情况的第三个水桶时,我已经激动得没办法往下讲,中断了演讲。
这次演讲投入了大量的情感,故事也极为真实,就是未能提前厘清故事事实,导致演讲方寸大乱,对我打击很大。事后反观,如果我牢牢锁定听众都是为人子女,需要及时尽孝、不要等、不要留遗憾,开始自己的纵深阐述,就不会把演讲变成自身的情绪宣泄了,听众也能从我的故事获得启发,孝道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事后,大家鼓励我走出演讲失败的阴影,重获舞台自信!
忘不了在那演讲讲台上洒过的汗和泪,更忘不了大家的掌声和赞许,也忘不了大家对我的一再包容、鼓励,感谢大家都来听我的演讲!让我走出阴影!让我获得成长!今日把《用图秀演讲》推荐给大家,演讲三大技巧很重要,谨记在心,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