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润老师的书,真的很有意思,让你脑洞大开,就想一口气读完。老师书中讲的观点非常有深度又能容易理解。让我们学会通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带着智慧去思考,了解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别人说“为什么”,或者自己经常问“为什么”。“为什么”,是“黄金三问”(Why、What、How)里最有力量、最有可能触及灵魂的问题,但也是最危险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我问你“为什么地球是圆形的”,你会作何回答?
(1)因为万有引力,它让所有物质尽量保持最短距离。
(2)是为了让走散的人再相聚。
(3)因为经历了时间太长,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这三个答案你会投给哪一个?你可能会投给(1),但是对(2)和(3)的幽默和智慧表示赞赏。但是如果这么问你:“为什么地球是梯形的?”你会作何回答?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什么?你不是开玩笑的吧?地球怎么可能是梯形的?这是脑筋急转弯吗?”
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地球是圆形的”,你的注意力在前半部分,在回答这个“为什么”上,而第二个人问题“为什么地球是梯形的”,你的注意力在后半部分,在质疑“地球是梯形”这个观点上。
为什么?因为地球显然不是梯形的啊!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什么”这三个字后面跟着的观点,就没那么“显然”了。
比如:为什么胖的人相对比较懒?
为什么电子产品越来越便宜,衣服鞋子却越来越贵?
为什么我做好了每一件事,可是就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
为什么我对他那么好,他却视我不存在?
为什么爱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了?
………
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的后面,胖的人,真的都比较懒吗?爱因斯坦,真的是到晚年改信上帝了吗?其实并不确定。
但是,“为什么”这三个字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会强行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为这个观点找原因上。
当你开始为它找原因的时候,这个观点就已经悄悄地被“注射”进你的大脑了。
你会想:“是啊,为什么呢?是因为胖子动起来太耗能量吗?”
你不会质疑:“谁说胖子就比较懒得?谁说爱因斯坦信上帝的?”
“为什么+观点”这个句式,就是一只“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