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浮躁过,那些因为年轻而犯的错:因为自己的低认知,因为自己想着不劳而获。我想我这种想法的同学大有人在:总以为自己读了几本孔孟之道,就明白世间规律,初生牛犊式的孤傲,在一次看似偶然又是必然的洞破天机,继而人生逆袭。
现在回想:莘莘学子,我是千万分之一,敢有这种白日梦是谁给的勇气。
好笑好笑。
前几日,先生的导师与师母旅游,路过我们这里,正巧同事想辞职又不想辞职弄得我心累,我把问题说给老师探讨一下。
我: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很迷茫。
老师:都迷茫,哪个年代不迷茫啊。那个时候打地主,等到恢复高考发展文化和经济时,发现还是地主的孩子能考学,为什么?因为地主家的孩子有书读,读过书跟不读书的孩子比,就是不一样。每个时代都在摸索着前进,都迷茫。
我:读书这事我太同意了。我有两个同事,一个二十出头,每天都说工资低,给介绍工作呢,不是嫌远就是没保险,还要双休且不要有压力,张口3-4K,而她目前这个月薪2K,想改变又不行动,刷剧看综艺,还各种迷茫,我说你看会书,不管什么书都去看,看着看着你就找到感觉了。另一个抱怨工资低且能力没提升,天天叨叨不如意,我说你可以自己报班啊看书自学啊,又说看书就犯困或者不确定要不要往这方面发展。我无语凝噎。
老师:我年轻的时候,也有段时间迷茫,工作做得也挺好,但是找不到突破,遇到了瓶颈,我就跟你们师母商量,考个研吧,工作轻车熟路,一有时间我就复习。你看邓小平的一生三起三落,等到毛主席启用他参与建设,发现还是他说的最准确,为什么?因为在打压期间他没停止读书,那段时光虽然不好过但是时间多啊,大把的时间用来迷茫不如读书。包括毛主席不还有一段时间读书的日子,才有后来的厚积薄发嘛。
老师继续强调:这段空档期,你应该干嘛?补短板啊。短板是你的底线啊。
如果人生是一个曲线上升的过程,那么高处时莫得意,低处时莫丧气。因为得意时开的花都是在失意时滋的根芽。
所以人生空档期,去干啥?去扎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