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悲剧,西方的模式是一个具有个性美的人,在面临一个不适合他的环境下,他的人格的完整性遂成了他的局限,以及导致他败亡的原因。而中国的模式是,一个被弱化了的个人,在对自己切身大事上,也无力抗拒比他强大的外力,唯有哭哭啼啼地等待命运裁判。
我不是很喜欢看悲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这样,这两个模式的描写让我对悲剧起了兴趣,之后可以找一些悲剧来看看。
个人没有合法性,需要通过丧失尊严的方式去逐利,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一个人想要获得一些利益,必须要先处处贬低自己,想想企业里面的一些领导,何尝不是这样,比如俞敏洪。
一个不完整的人,往往有去迎合他人的倾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不是要表达完整的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样吃不开。不完整的人很容易就从幼儿状态直接进去老人状态,一下子就老于世故了。其实我自己也有这种的问题,在某些场合愿意这样去说别人的好话,迎合别人。不过我最近开会说喜欢跟某些人合作,那是真的喜欢,也并不是为了迎合。
在中国人这种平均主义的文化中,与别人不一样就是有问题的人。在中国人这种静的文化中,过分地动的人就一定不是正经的人。
记录下来这一条,是因为我们家孩子就很好动,我希望自己可以记住,以后要是有人对我说我们家的孩子太爱动,千万不要因此就去压缩自己的孩子。
中国人说“先有别人,后有自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实际上是把自己当成了工具,把别人当成了目的。而康德说,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应该当做目的,而不是当做工具。“养儿防老”就是把人工具化最原初的模型,决定了其后一切人际关系的模式。在一些农村,孩子结婚前要把自己挣到的钱都交给自己的父母,这又是把人当成工具的另一种情形。
尼采:如果有人为你牺牲、服务或者表现出对你的仁爱,那么他肯定是有欲主宰你的意志,希望攻陷你内心的城堡,因此必须要警惕甚至拒绝。但中国人完全不是这种想法,希望通过自己的牺牲去获得别人的接纳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