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转载自 林中语。
三十出头的刘隐,是村里“赫赫有名”的单身汉。他有着城里事业单位的体面工作,戴着一副轻度近视眼镜,相貌虽平淡无奇,却在粗狂中渗透出些许斯文,放在八零后里本该是抢手货,可偏偏月老的红线总绕着他走。父母急得跳脚,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硬生生给他凑齐了十场“桃花局”。
第二场:小芳,一眼误终生
刘隐的第二个相亲对象是邻镇村里一个很文静的姑娘。据说她家不是当地的,是因为邻县的水库库区扩容而搬迁出来的农户。她有着苗条的身材,约一米五几的个子;飘摇的披肩长发在微风中传送过来令人迷醉的洗发水香味;高挑的鼻梁、浅浅的酒窝,杏眼含羞,布衣素裙,手腕上的花布链子随风轻晃,整个人就是一个邻家女孩的打扮,活脱脱从《小芳》歌里走出来的美人,有一个成语形容她就是“文静优雅”。刘隐对小芳一见倾心。刚见面,就被小芳吸引住,刘隐沉沦了,滔滔不绝讲起城里的趣事,说了很多关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当然也偶尔问了一些小芳的兴趣。不过小芳比较腼腆内向,没有主动说什么话,只是低头浅笑,酒窝里酿着蜜。刘隐和小芳聊了一个钟,都是刘隐说得多点。分别后,两人都觉得对方满意。
第二天,媒婆捎来话:“趁着过几天的元宵节订婚,领证成夫妻后再出去工作!”订婚其实就是简单请亲友吃餐饭,关键是把结婚证领了,这样就成了法定的夫妻。
刘隐懵了:“啊?那么急?”
“是否能缓缓?等再了解了解,估摸着到了五一再订婚?”
其实刘隐心里想:一面之缘,怎就直奔民政局?虽然自己很喜欢这位美丽的小芳,但是才见一面就要订婚领结婚证,又不是在封建社会,在高速发展的现代,是不是太儿戏了。就提议先谈着一段时间,而小芳家不同意,怕夜长梦多,担心到最后刘隐耍了小芳就抛弃,亲事戛然而止。
那时还是二零零几年,微信聊天还没有兴起,也不知道小芳现在过得怎样了。后来听说小芳嫁了隔壁村的工匠,刘隐深夜翻出那首《小芳》,“村里有个美丽的姑娘叫小芳,长的美丽又善良……。”循环了一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