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有杨一丰老师的线上家排课程。我是会计,这一天是最忙的。我把手机放在电脑前,边做报表边听,我不能耽误工作,也不想错过课程。
下午,我准备了一个议题,申请个案。老毛病犯了,举手、放下、举手、放下,杨老师说,国燕,你逗我玩啊?到底是举手还是不举手?我一下子就笑了,说,我听你说再做一个,你已经看到有三个了,我就放下了。老师说,好吧,你是最后一个。我这个时候意识到,只要有竞争,我就退后,从不主动选择,这是我的一个固定模式,永远在退缩,在纠结。下一个个案,是樊雪的,一个关于家族成员被谋杀的个案,我看着画面上,躺在一起的谋杀者和被害者小人偶,想起我爷爷的哥哥,他是被土匪杀害的,看着看着,我的内心感觉平静了。我想起第一次个案中,杨老师曾经问我,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暴力吗?我说,不知道。他说,你们家族有非正常死亡吗?我说,没有。当我看到樊雪个案的画面,突然想起爷爷的哥哥是被杀死亡的。也想起自己内心的那些冲突,想起自己折腾自己的身体,想起对孩子的暴力。我记住了那个画面,那个谋杀者和被杀者静静躺在一起的画面,我默默的说,我把你们放在心里。晚上,我发信息给杨老师,我的议题在樊雪的个案上有了答案,谢谢老师,明天我只听课,不做个案了。
杨老师的个案,我接触过几次,第二次家排峰会上遇见过,我也做过三次个案,体验过个案的神奇。在同学们撕心裂肺的哭声里,我并没有感觉很奇怪,曾经见过杨老师更精彩的个案。可以说,这些排列只是冰山的一角,我也被老师对个案精准的把握打动了。他有超强的感知力,这可能跟他多年的修行有关,心静,气定神闲,不管案主那里发生什么,他总能找到卡点。我因为孩子,学习心理学知识三年了,从精分到萨提亚,从萨提亚到家排,在家排领域我也接触过几个老师,见过好几个老师的个案排列,杨老师的个案是最特别的。有时候的个案,只有一句话,甚至只是一个眼神,而我,只用看着他,我的内心就很平静。我曾经看过自己的个案回放,不敢相信屏幕上惊慌失措,眼神躲闪的那个人是自己,对面的杨老师目光坚定,像一座大山,稳稳的坐在那里。看完回放,我提交了义工申请,我相信自己内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