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世界上,你所在乎的人,加起来能有几个?仔细想想,确实不多,而即便是你在乎的人,能经常问候的又剩下多少呢?
问候仿佛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抑或变成了逢年过节的专属,也许是怕打扰,也许是觉得单纯的一句问候,会显得很突兀。
以前,人们是用见面来表达问候,寒暄几句,再聚在一起聊聊近况,次数不多,但也足够热烈。
后来,人们用通讯工具来表达问候,发句问候语,点个赞,抑或留句评,都证明彼此还记得,但形式上略显随意。
现在,多少人不看朋友圈,屏蔽群消息,设成免打扰模式,再想表达一句问候,仿佛越来越找不到出口。
慢慢,就成了习惯,并且为其找了一个富有诗意的说法:“你在我心中”,哈!这颗心可真能载物,承载了多少谎言。
如果你真的在意的人,让你不再问候他,那将是很大的惩罚,一天、两天……,直到不在意,感情一定会变淡的。
世间任何事情,都需要维系,放下就是放下了,再拿起来,真的会变得很沉重,里面包含了无数的眼泪、无情或失望。
所以,请感恩还记得问候你的人。

面对问候,也许内心感动,却无法做到如问候人那般热烈,这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除非心有灵犀,否则总有先后顺序。
谁先想起了谁,谁更想念谁,在问候时都会显露出来,主动的多表现热烈,被动的多表现温婉,人们总是习惯为自己的行为,找个好听的词语去修饰,哈。
每每因为忙碌,抑或心境不佳,用冰凉的语言回应那滚烫的问候时,内心多是有所触动的,我想如对方一般热烈,却总是淡淡的回应。
也许这样的回应很没有温度,我深知不好,可是我总是有那么多理由,“忙碌”这个词,我很不喜欢,虽然它有客观真实性,但也有被主观利用的可能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都懂,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妥当,但每次都会经受心里的拷问,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得更好些呢?
冷漠是会积累的,今天的你对待万事万物,都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你看世界的眼神,会变得更加冷漠。
不愿做一个冷漠的人,就时刻提醒自己,要懂得感恩,对待问候,要发自内心地回应,至少告诉对方,你很好,请放心。
所以,请真心回应问候你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