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小课——时间管理1-3

案例分析

小任的一天(3)

早上9点,部门的新晋管理者小任准时地来到公司,便收到李总的通知,让他做一份介绍公司的PPT。假如小任能更深刻地理解时间管理思维,我们看看他会怎么做。

接到任务后,小任并没有马上做 PPT,而是先思考了几个问题。

小任的思考(1)

1.目前公司的业务侧重点在哪?目前的战略规划如何?

2.我的部门在公司业务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我可以怎样帮公司达成目标?

通过思考,小任得到了两方面的价值。

思考的价值

1.在构思介绍公司的PPT时,他可以站更高看更远,思路也更清晰:公司目前在做什么;以后会做什么;PPT中,哪些要说,哪些不说,哪些是重点,哪些只要提一下即可……

2.在制作PPT时,可以结合公司内容,思考自己部门的发展方向。有了这些思考,制作PPT的时间可以一箭双雕,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完成了作为新晋管理者一些必要的思考。

(想)好,明白了,现在回到任务上:李总需要我做一份介绍公司的PPT。

从这个任务入手,小任又给自己抛出了下面几个问题:

小任的思考(2)

这份PPT是为什么而做?

会用于什么场景?

目标受众是哪些人?

如果可以,我要怎样做得更好?

第一个问题,可以让小任在构思PPT时,确保核心方向;中间两个问题,则让他可以确定演讲的调性和表达方式;最后一个问题,能激发发散思维,产生灵感。

(想)好,那我先写个任务清单。

小任的任务清单

1.和李总简单沟通,确认PPT确切的目的、受众以及和公司发展的关联;

2.如果需要,询问相关人员以及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成PPT的素材;

3.完成上面两个步骤后,开始制作PPT,并在构思阶段和李总确认。

接到任务后,小任就在网上下载了PPT 的模板,开始制作。过了一个小时,同事小张走了过来。

任哥,一起去会议室讨论下给客户的方案吧。

我想,我们现在的提案还没和客户沟通过,没有充分了解客户的想法,有被否决的风险。

老朱说他明天会再次拜访那个客户。如果先让老朱去了解下客户对这些提案的想法,我们在确定具体提案时就更有针对性了。

所以我们可以把初步方案中的思路提取出来,再将一些关键的点整理成一个问题清单,让老朱明天和客户碰一下。

等明天拿到客户反馈,我们再开讨论会议。

嗯嗯,你说得对,我先去给老朱准备一份清单。

小任很明白,方案不仅要为客户创造经济效益,更要能满足客户需求。所以,他想到在确定具体方案前,最好和客户再沟通下。这其实和他做PPT 时的考虑是相似的——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价值”。

小任继续做PPT。过了一会,李总来电。

小任啊,早上给你的资料,你都复印几份,送到我办公室。

好的,什么时候需要?几份比较合适?

明天我见客户要用的,4份就行。

好,下班前给您送过去。

小任考虑到这件事比较机械,便委托了部门的实习生阿美帮忙,下午再请她喝咖啡。

小任专心制作PPT,到11点50的时候,就完成了初稿。

(想)还有10分钟,就提前想想明天老朱可能会带回来什么反馈吧,然后下午再完善一下PPT。

小任的思考(3)

老朱带回的反馈有哪几种可能?

这几种结果发生后,分别需要对方案做怎样的调整?

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万一发生了,如何应对?现在可以提前准备吗?

小任思考完毕后,将想法记录在了笔记本上,就到了中午12点了。

案例总结(3)

这个案例中,小任的时间管理更上一层,他的工作状态是“高价值导向型”:接到任务后,不会马上执行,而是先理清任务背后的目标和价值所在,并提前预测未来的一些变化,然后做对任务最有价值的一些事。

这样的工作习惯,不仅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而且还能让你成为所在团队的主心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