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基金细分起来有不少,比如说有基于5G的,有基于芯片的,有基于人工智能的,也有基于新能源的,等等,很多种类。如果我们以未来2~3年为投资周期的话,你觉得哪一类或者哪几类可能在当下是最有投资价值和机会的。为什么?
我觉得这个可能涉及到我们对科技产业发展周期的一个判断,我们目前正处在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周期发展的尾声,和下一轮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发展周期的早期,这样一个两轮周期叠加的阶段。
如果以2~3年周期来看,我觉得5G肯定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板块。因为任何一次科技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一些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普及,都是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我认为4G到5G这次技术的迭代,它的意义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因为它最终改变的是物与物之间的交互效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性的技术。所以5G的长期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还有像人工智能,我觉得很有可能像10年前的移动互联网一样,给很多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带来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出现。
除此之外,我们谈到的新能源,它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按照工信部的规划,未来5年至少有5倍的提升空间。市场的需求已经从这种政策补贴驱动的需求变成了自发增长的需求,所以我们觉得新能源车也是未来5年非常具有极大增长空间的一个板块。
芯片主要是看国产化的替代进程和空间,主要是受益于政策的红利,长期来看会存在表现机会。所以我觉得这四个方向,都是非常核心的四个投资领域,在未来2~3年是一定会有成长性机会的。
因为资本市场对于科技变革反应有一点超前,如果我们要投资于这些板块的基金,肯定得提前去布局,得踩稳节奏才行。那么怎么去布局,怎么去操作呢?
从科技变革对科技股的影响来看,科技公司的成长实际上分成不同的一些阶段,不同阶段的公司股价表现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讲,我们投资的重点方向主要是聚焦于高速成长期的一些上市公司。
你投一些萌芽期的企业,这个时候只是纯炒估值和概念,没有盈利的兑现,还会有一些风险。如果是投资一些成熟型的企业,这个时候相对安全,但是股价的爆发性会相对弱一些。
所以我们对科技股的投资都是尽量找已经过了萌芽期,增长天花板打开,正处在快速成长期的企业,这个是我们对科技股的投资理念。
谈到科技基金的话,其实不同的基金经理对科技股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自己来观察,比如有的基金经理可能非常偏硬件,有的基金经理可能偏软件,有的基金经理相对全面一些,有的基金经理可能对单一的科技板块,比如对半导体投资非常重,市场当中有些科技基金可能前十大都是半导体。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基金的表现就非常容易受到基金经理对科技股的投资偏好和风格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客户一定要选择对科技行业研究相对全面的一些基金经理,对于很多科技行业的投资节奏和上市公司的把握能力比较强,那么这种科技基金长期来看表现就会相对更稳,长期的收益就会更加突出。
同时大家也要关注一些操作风格不是非常激进,行业配置有一定分散度,在市场大幅下跌回撤的时候,有比较强的控制回撤能力的科技基金,我觉得不是所有的科技类基金产品都有比较好的投资或配置的价值。
你能不能以某一个具体的基金经理来分析这种配置,比如说冯明远的,他的特点就是特别分散,基本上在某一只股票上持股没有超过5%的,都是1%点多、2%点多。这是他的一个风格,也有另外一些,当然不是科技类基金的,比如说大家非常认可的张坤,他的持仓比例,十大重仓股基本上就达到了70%~80%,他是非常集中的。像他们俩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特点,当然了张坤他不是科技类基金的基金经理,但冯明远是,对吧?你怎么看待像他们这种操作方式?
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是不一样的。这两种策略各有各的好处,集中度高的好处在于你的投资,比如在消费板块更多的集中在一些龙头企业,长期来看,很多行业是龙头强者恒强,虽然有时候可能阶段性回撤比较大,但是拉长来看,可能整个组合所带来的长期收益空间就会比较高。那么分散投资的好处在于把整个基金在短期、中期、长期各个维度的波动可能都控制的相对比较合理,这是分散操作的优势。
另外,其实有的基金经理在操作当中会有这样一个做法,也是可以观察到的,他的行业配置相对分散,并不是说持有大量的股票,而是持有大量的行业,但是每个行业里,把行业的持仓向龙头的公司做一个集中,就是每个行业可能持有一两只龙头股,通过行业分散和个股集中的方式,我觉得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策略,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又把握住了一些行业龙头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