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印象(一)
今天是2018年高考结束的第一天,距离我高考结束已经整整五年了。而此时的我也已经大学毕业接近一年了,我总想给我的大学生活一个完美的结局,写点东西用以留存这份记忆,结果直到现在才有了一点动力。虽然结尾并不多么明亮,但至少,不是一条烂尾街。
高中的时候,老师们总是在给我们渲染大学的美好,让我们对大学无比憧憬,以至于我经常看一本叫做《大学》的杂质。所以到了最后,即使我高考成绩是我三年来几乎最差的一次,我还是没有复读,选择去了大学,一窥大学的灿烂。
暑假过后,八月末的时候,我和二姐,老妈一起上了去哈尔滨的火车,火车有23个小时,在畅想了很久之后,抵达目的地。
在家乡的时候,天气还不算冷,所以当时穿着一件新买的半袖,一条黑色的休闲裤,外加一双贵人鸟的露底板鞋。下火车之后,身上凉飕飕的,第一次与东北的天气亲密接触,也是第一次跳出了家乡附近,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在哈尔滨并没有过多停留,就去了学校所在的城市——绥化!当时我百度查了这个城市,被评选为当年最幸福的城市之一,而且是普通话最好的几个城市之一。带着一抹憧憬,我踏入了那所校园。
先是去进行新生报到,交录取通知书,按照报到顺序分配宿舍。这个时候见到了我的第一个室友——老孟。当时对他的印象中,是一张黝黑的脸庞,胖却有些紧致的身材,很有些黑社会的感觉。随后,有不同的学长带着我们领取被褥,去了大学的第一间宿舍九舍239。进去之后,就看见了床上收拾东西的程帅。当时的他远没有后来那么白,显得有些黑不溜秋的,当时第一次见到了他的父亲,操着一口浓厚的河南口音。打了个招呼,放下行李,我就和家人出去熟悉一下校园。
出了宿舍,拐了几个弯儿,就到了操场上,因为是九月份,很多草都已经泛黄了,不过仍旧十分浓密,中间被清理出一条小道,可以通向主教学楼。不过没多久,东北就开始变冷了,后来也因为要建设橡胶跑道,铺设草坪,这里也就闲置起来了。当时我们来的时候,学校里还没有建好体育馆,篮球场还用铁笼子围起来,食堂还很破旧,宿舍里面还没有电信宽带,但是宿舍楼道还存在窗户。
说起来,我们的高中有两个校区,每个校区就和一个大型操场差不多大小,生活范围很小,这导致第一次在大学转的时候还迷路了,后来发现从正东门走到正西门,也就五分钟的步程。
溜达完,回去宿舍,室友又来了几个。当时我是下铺四号床,我的上铺三号床坐在我床上,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看着斯文,所以就有了一个“斯文”的外号,当然在暴露本性之后,绰号很快就被废弃了。旁边是指着戴尔笔记本介绍的奥博,夸夸其谈,看着像个书生。很快到了晚上,出了最初见过面的程帅出去了,大家陆陆续续都到了。看着有些老实巴交的雪哥,一张拥有着熟悉脸的小伟哥,满脸疙瘩,油光满面的金康。
晚上叫来家人去食堂吃了饭,虽然后来感觉饭菜很难吃,但是和高中饭菜比较起来,那绝对算是上等了。我还记得当时点了一份盒饭,就两块玉米,不很好吃。吃饭回去大家聊聊天,互相熟悉之后就睡了。过了两天家人也回去了,不过这几天里程帅一直没回来,聊天的话题也总是有关于他的猜想。
等到开学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军训了,就在那片还没有被拆除的操场上。
本来有些偏冷的天气,等到军训的时候反而又升温了,太阳也是比较强。宿舍其他人在七营三连,我被分去了七营四连。开始的项目无非是站军姿,齐步,正步,擒敌拳那些基础的,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铁人项目和射击,不过听说很多其他的大学还是有的。还记得有个非常酷热的中午,我们被要求站了五十分钟军姿,一切动作都需要打报告,而我又是一个不爱打报告的人,所以即使身上痒得不行,我都没有动一下。等结束的时候,路都走不了了。每天军训结束的时候,买一份烤肉拌饭回去吃,吃完就睡。期间还因为一次被子叠的不方,被罚了一万字的检讨。
就这样,军训维持了两周,痛并充实的度过了大学生活的熟悉期,我也成功黑了八度。
军训过后就开始上课,可能是大学的新鲜感还比较强烈,上课的人数还挺多的,后面就越来越少,最后不点名的课一般都只有一半人的样子。本来打算好好学习的我,没有跟上节奏,慢慢的就有些得过且过了。宿舍感觉也逐渐地分成了两个圈子:
学习圈:小伟哥,斯文,雪哥;
游戏圈:老孟,奥博,金康;
我在两个圈子里徘徊,大部分归属于游戏圈。程帅感觉独自归属于养生圈,学习和睡觉。整个上学期期间,见到金康的时间很少,一般都泡在校外的网吧。大学的自由让我们开始变得无拘无束。下学期更是赶上了英雄联盟的热潮,被一波一波海浪冲下了海。从人机起步,玩了两年有余,大概就是个黄金水平。似乎整个大一的回忆,都是一段段游戏人生,能记起来的事也不算多了。
到了大二,开始了一些专业课。不过路线和大一相仿,在一次次听不懂之后,慢慢放弃了。只有一门自动控制原理学的懂,而且学的还算可以,最后期末考试考了85分,还没有那些考试作弊的高。那个时候斯文喜欢上了兼职,我每次也跟他去。东北的劳动力不是一般的廉价,第一天五点多干到晚上五点,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左右,只能收获六十元,有的时候还不包括吃饭花销。干的都是一些举牌子,发传单,摇奖等,平均每小时盈利六元钱。即使这样,累积下来,我还赚了七百多,现在想想,当时还真是有劲头。我后来在幼儿园当兼职老师,八十元每小时计价,这才算是劳动力的正常回报。
大二仍然结束在英雄联盟和刷手机上,此间金康回到了宿舍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不在沉迷网吧,穿着各方面正在进行大学式的变化,脸上痘痘也少了,不得不说无论大学怎样,终究算是美容院。可能大城市里的是大型美容院,我们也算是偏居一偶的小型美容所。宿舍里的人前前后后,出了程帅,都去理发店烫过头发,看着更加成熟和自信。
我们其实都在向着更好的自己迈进,只不过道路不同而已。我在大三的时候,仿佛经历了一些蜕变,开始审视自己,才有了后来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