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行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是学习第五天,这五天的学习真的是让我打开眼界,每一位老师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学习,执行力强。

每天晚上有一百个想法,第二天早上却付之东流,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也是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共同的特点。每天上完课我都想把自己所学内容整理出来,但是又抵不住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短短五天时间,外滩、南京路、豫园、奥莱,看脱口秀等等旅游项目一个没落下,但是一个字也没有 写出来,又做了一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 的 矮子。

今天开始干活。整理 一下有关课题申报的内容。

此次培训有两场有关课题的,如果概念再宽一点应该有三场,还有一场老师们教我们如何让AI帮助我们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对于这些课题研究的课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周艳老师和李冲锋老师的课。我分别进行整理。

先说周艳老师,她是一名一线教师,因此她的课题研究应该是从自己一步步实践与理论结合走出来的,因此讲出来十分接地气,让我爱听、想听,还以为自己听懂了。为什么这样说,后面会解释。周艳老师的讲座叫《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以知网研学为例》。

周老师先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有课题无问题、有行动无研究、有叙述无提炼、有成果无转化。一语中的,这确实也是我的现状。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前期准备——研究探索——成果处理。而前期准备中“如何确定选题”这一项就已经让我头昏脑涨了。当然周艳老师也给了明确的方法:1价值型原则、2大小适中型原则、3一个问题原则、4创新性原则。告诉我我们选题的来源可以从教育政策中找到,也可以从常规问题中发现。周老师说:课题即问题,但在命题中要注意到底是现象还是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另外一定要借助文献。这也是题目中以知网研学为例一后缀出现的原因。

关于如何确立课题名称,要注意宜小不宜大,要“小题大做”课题描述不宜超过35个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