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献礼《南哥》,是中国首部以精准扶贫为题材的电影。根据广东驻村干部郭建南的真人真事改编。
《南哥》片名独具一格,不是英模题材电影常用的名称,给观众一种很平和亲切的感觉,也弱化政治宣教色彩,缩短了英模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描写下乡扶贫的电影,还描写南哥帮助一位城市失足青年再就业开书报摊,这是编剧的画龙点睛之笔,体现出南哥帮助农民,不是为了完成下乡扶贫任务好交差,而是出于人的善良本性,因而增加了影片的深度。
片中讲述了南哥从一位普通的国企科长变成组织选派的荔潭村扶贫干部,在前往荔潭村考察并帮助村民脱贫,最后倒在了脱贫前进路上的故事。
南哥希望能帮助荔潭村,集团开始的想法是建造能容纳500人的工厂,因为村中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如果建好工厂,就能缓解村中的青年流失率。可惜在考察建筑地上,发现没有可供建造工厂的使用地。南哥知道,如果承诺的做不到,就无法面对集团和村民,同时也会被质疑能力。
顶着重重压力,南哥开始另寻他路。
被污蔑贪污受贿,南哥没有当甩手掌柜,迎难而上去解决,换取村民的信任;帮助哑姑开饲养场,在周边爆发瘟疫时放弃职称考试,联系烧鹅集团收购鹅;熬夜写计划构建扶贫蓝图,经常在桌上睡着。
南哥也是一位丈夫和父亲,片中描述了南哥的家庭,在妻子在不理解下顶着压力去安慰和解释,每天晚上十点准时打电话汇报工作,工作外努力做一位合格的丈夫。
镜头拉到广州塔下的繁华城市,和不到两三百里的荔潭村的穷困潦倒形成对比,更显示出扶贫这场攻坚战的必要之处。
在荔潭村和村民们相处久了,南哥明白,想要扶贫,不能靠救济金,要靠村民自己创造财富。
于是他先整理村中的环境,让哑姑每天敲锣提醒村民们往指定地点丢垃圾,接着帮助哑姑建养鹅饲养场,后前往养蚝村民处寻求合作达成协议。后期提出了短中长三个目标计划来规划村中发展。
经过策划和发展,荔潭村村民们年底拿到了分红,并建立助学基金,帮助村中的孩子学习。
直到最后,南哥在妻子“班长”给的笔记本上,看到妻子写的寄语:祝郭建南同志,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南哥在旁边写上:保证完成任务。但南哥在工作的案前趴下睡着了,这一睡就是一辈子。
“南哥南哥,白发的婆婆叫你南哥,牙牙学语的孩子也叫你南哥......”
致敬扶贫路上的干部们,新闻上经常看到扶贫同志的身影,都在扶贫的路上倒下了,是人民心中的痛。政府承诺2020年,中国农村实现全部脱贫。这实现的目标道路上,少不了润物细无声的同志们。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终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