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制定了一个养成制定习惯的计划。
目标: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达成标准:制定100次计划;
截止时间:2020年12月31日;
每天要做什么:平均每三天需要制定一次计划。
在得到这个计划之后,我联想到了SMART原则,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走了弯路。
那么SMART原则是什么呢?
他是一种制定目标的方法,其中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的是目标要具体;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的是目标的是否达成有衡量指标;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的是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的是衡量指标要和行动有相关性;
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指的是要有截止日期。
在一阵感慨之后,想要行动发现还缺少一些配套的行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记录。
这里的记录,不仅仅需要记录制定计划的次数,还需要记录制定计划的过程以及最后的效果。
因为这样才能,一方面让自己更乐于制定计划,另一方面制定计划的水平才能提高。
写到这里我发现,其实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不是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是通过熟练掌握制定计划来做事。
这让我有些吃惊,为什么会明明想要更好的做事,却提出要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呢,明天继续思考……